全国
全国总站
全国
选择省份
中国澳门
中国香港
重庆
北京
天津
上海
贵州省
山西省
辽宁省
吉林省
江苏省
黑龙江省
浙江省
安徽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江西省
山东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湖南省
甘肃省
广东省
河北省
福建省
云南省
四川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台湾省
023-6808-8839 023-6808-8839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融巴蜀灵气,兴天下荣昌。 荣昌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距重庆90公里,离成都240公里,幅员面积1077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15个镇,总人口86万。荣昌取“繁荣昌盛”之意而得名,自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始建县以来,已有1265年历史。2015年6月18日荣昌撤县设区,开启了全区发展新的征程。荣昌有六大特点和优势。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潜江,因水而名,历史上为古云梦泽一角,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而得名。是湖北省直管市,幅员面积200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9.28万,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辖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国有农场、10个乡镇、7个街道,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市、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市。202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4.92亿元,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户,“四上”企业达94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49家。位列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第77位、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百强县第79位。 历史悠久,文脉绵长。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发现被誉为“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灵王行宫章华台遗址,被列为“2000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杰出戏剧大师曹禺等众多英才。潜江花鼓戏、潜江皮影戏、潜江民歌、潜江灯会、潜江草把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3A旅游级景区曹禺文化旅游区、拖船埠红色旅游景区、潜半夏中医药文化景区。 星火相传,英杰辈出。“潜江两李”是著名红色革命兄弟,哥哥李书城是辛亥革命元勋、新中国首任农业农村部长,他的居所不仅是中共早期组织的活动中心,更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地,升起了党的第一面旗帜;弟弟李汉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潜江还走出了刘静庵(日知会领袖、中国早期民主革命先驱)、钱瑛(新中国纪检监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首任监察部长,电影《洪湖赤卫队》主角原型)等一批革命英雄,贺龙、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虾肥稻香,特色凸显。位于全国九大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的江汉平原腹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超60万吨。是“虾稻共作”高效种养模式的发源地,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唯一的单品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获批创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先后举办14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和7届虾-稻产业博览会,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750亿元。“潜江龙虾”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榜(水产类)榜首。“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被选定为湖北省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50.8亿元,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同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 资源富集、产业兴旺。地上盛产粮油棉、地下富藏油气盐,是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和漂粉精消毒剂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石油钻头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境内探明石油地质远景储量2亿多吨,天然气储量9700多亿立方米;蕴藏岩盐近8000亿吨,卤水资源超千亿立方米,卤水中锂矿保有资源约309万吨,储量均居全国第一;建设中的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设计总库容达48.09亿立方米,是国内最深盐穴储气库。2023年,全市绿色化工及光电子信息综合产值达430亿元,潜江高新区被列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园、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先后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重要配套基地。潜江还是全国知名的“裁缝之乡”,全国优质户外服装供应链共建基地,“潜江裁缝”劳务品牌价值达234.25亿元。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湖北省中部,是连接湖北东西部的重要桥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拥有“公、铁、水、空”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境内沪蓉铁路、沪渝高速、318国道横贯东西,潜石高速、234国道纵贯南北,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直达工业园区;潜江港泽口港区拥有4个1000吨级泊位,通过汉江水道直达长江;城区距离荆州沙市机场车程约40分钟,距离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车程均在一个半小时以内,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均在6小时高铁圈内。 精致宜居,活力无限。主城区面积23.7平方公里,拥有曹禺公园、紫月湖公园、水杉公园等城市休闲公园和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平原第一坝——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所在地,植物王国“活化石”水杉的第二故乡,还是湖北省森林城市、湖北省重要的特色水产基地,先后获评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江汉平原生态文明交通示范市、中国宜居城市范例奖,著名作家碧野曾盛赞潜江是“一座绿色的城”。潜江拥有各类学校247所,其中高等教育学校1所(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普通高中9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25家,其中三甲、二甲医院各2家。潜江龙虾、红遍天下,拥有油焖大虾、蒜蓉大虾、蒸虾、卤虾、柠檬泡虾等数百种小龙虾特色美食,是享誉全国的小龙虾主题旅游目的地。 当前,潜江市委、市政府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奋力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潜江力量。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的沿海最南端、濒临东海,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隶属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历史上一直属平阳县辖域,于1981年独立设县。因地处玉苍山之南,取县名为苍南。地理坐标为北纬27°30′,东经120°23'。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东与东南濒临东海,西南毗连福建省福鼎市,西邻泰顺县,北与平阳、文成两县接壤。苍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资源丰富,特产富饶,并以水产、矿产、旅游三大资源和四季柚、甜橙、茶叶三大名特优产品最具开发前景,尤其是长1800米的渔寮大沙滩为我国沿海大陆聚沙滩所罕见。苍南城区距温州市区81公里,距离省会杭州432公里,104国道自北而南穿越城区。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670.1毫米。总面积1079.3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总面积1068.71平方公里,岛屿面积10.6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6公里。现辖16镇、2个民族乡。县政府驻灵溪镇人民大道。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椒江,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台州湾入口处,旧称“海门”。1981年建立椒江市,为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设市,行政中心移设椒江,椒江撤市设区,成为台州市主城区,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区陆地面积2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0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1.4公里,下辖7个街道、1个海岛镇、1个农场和1个渔业总公司,2022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7.15万人。  一、自然条件优越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7℃,活动积温6300℃·日,降水量1500毫米,日照总时数1900小时。最热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平均气温6℃。适宜多数喜温果木生长,全年无休耕期,为传统农业三熟制地区。 椒江是浙江省第三大河流,辖区即以此为名。流域总面积6290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97.7公里。境内河口段长11.7公里,江面宽900~2000米。出海口称牛头颈,两山夹峙势成关隘,故古称海门。境内以海积平原为主,占总面积65%,平原上间布小山陆屿,山在城中,树木茏葱,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孕育出独特的城市风貌。大江贯城而过,形成天然良港,向以得舟楫之便,富山海之利,有"台州六邑咽喉"之称。 沿海滩涂漫漫,海域辽阔,海洋自然资源富饶。大陈渔场为东海第二大渔场,计有鱼类、甲壳类、软体类和贝藻类300余种,昔以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四大经济鱼类著称。海域环境良好,近年发展海洋养殖,出产的大陈黄鱼已成为著名品牌。    二、人文历史悠久    在新石器时代,椒江就有古人类居住,在山麓带从事原始渔猎生活。 先秦时期,统称"越"地,属闽中郡。     公元前85年,即西汉始元二年,在章安设立回浦县,同时为东部都尉治所。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此后的温州、台州、处州三府。 东汉建武(25~56)年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阳嘉元年(132)农民起义军曾旌攻克章安,朝廷下令浙南各县驻兵防守,为中国历史上沿海地区始有地方驻防军队的最早记载。 三国吴黄龙二年(230),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军士万人,由章安港出发远航夷州(今台湾),经年而返。留下了中国历史上大陆与台湾交往的最早文献记录。太平二年(257),在章安设临海郡。 公元3~6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是章安古郡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在这三个多世纪中,章安作为浙东南沿海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港埠兴旺,人文荟萃。佛教文化始传入境内,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之一灌顶和尚,即为章安无碍寺出家的僧人。 唐武德八年(625),章安县并入临海,此后章安不再设县。但仍为沿海重要港埠,乾符四年(877),日本商人曾从章安港装运香药等货物外运。章安出产的姜也运销外埠,被作为优质中药材载入本草药典。 宋时期,海洋捕捞业和盐业进一步发展,盐业生产已成为主要产业,海洋捕捞向浙北拓展。西山、东山、栅浦等地开始形成街市。与日本、朝鲜等国的海上贸易往来逐渐兴旺,建炎元年(1127)在章安设"市舶务",专营港口管理和税收等事务。四年(1130),高宗赵构从舟山移驻章安,并游览枫山清修寺。此外,宋代的著名女词家李清照、民族英雄文天祥等,都曾至椒江。 元时期,以朝廷漕运为背景的海运业迅速发展,在岩屿设立海运千户所,与椒北的章安港均为漕运海船驻泊和装运大埠。同时葭沚和栅浦等地也是福建货物的集散地之一。至正八年(1348),黄岩方国珍起事,义军出入椒江沿海,在中国东南率先揭起反抗元王朝的大旗。 明代初期,因倭寇为患,朝廷下令"海禁",沿海经济受到较大打击。洪武二十年(1387)筑海门城,二十八年(1395)又筑前所城,皆为军事卫所建置。 明弘治(1488~1505)间,筑成最早的一条海塘--丁进塘,之后在数十年间又相继筑成两条海塘,围垦海涂 10万亩。自此揭开椒南平原500年开垦海涂的历史。 明嘉靖(1522~1566)间,连年倭寇入侵,并一度盘踞大陈,登陆海门,占领栅浦,四处流劫抢夺。沿海军民奋起自卫,朝廷亦遣兵追剿。参将戚继光率"戚家军"数次驰援,驻守海门,终于荡平剧寇。坐落东山西麓的"戚继光庙",是全国著名的抗倭纪念古建筑遗存之一,也是椒江最具历史人文教育意义的古迹。 公元17世纪中叶的明清鼎革之际,沿海数为拉锯之地。顺治三年(1646),明鲁王朱以海驻跸海门。八年(1651),清兵在海门港集结,前往舟山围击明军。十二年(1655),因郑成功游弋海上,清廷禁民出海。此后,郑成功部屡攻海门。十八年(1661),清廷又下令迁界,海门沿海居民被迫内迁30里。至康熙三年(1664),明军将领张煌言被捕,浙东南坚持19年之久的抗清运动始告寂然。 清代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解除"海禁"以来,沿海经济迅速恢复。时在葭沚设立"海关"机构,后迁海门,称"台大关"。并加强海防建设,大力兴修水利,筑塘围垦,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又从18世纪中叶起,葭沚商埠渐兴,一度形成闽货的主要集散地。同时,台州列岛得到进一步开发,大陈形成浙东沿海岛屿最兴旺的渔业集镇,居民最多时达万余人。清末,海门港正式辟为商埠,于光绪二十七年(1910)建立最早三安川码头,开通椒江至上海、宁波、温州等客货航线,并创办各类实业。货商毕集,市场兴旺,成为台州最繁荣的港埠。至民国间,遂有"小上海"之称。    三、改革开放前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椒江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以农村改革为先导,推进其他各项改革。发扬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努力拼搏、勇于开拓精神,创造出具有椒江特色的股份制、非公有制等经济模式,逐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成为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之一。    1980年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全面铺开,此后经逐步调整,形成以"包干到户"或"包产到"为主体的多种农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时,在国营及城镇集体工业企业中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建立和完善以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逐步改变往日吃"大锅饭"的状况。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分流,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84年,椒江市委、市政府贯彻台州地委提出的"台州经济翻两番,乡镇企业挑重担"的战略决策,乡镇企业很快发展为椒江经济的半壁江山。如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升为中国医药行业中最大规模的乡镇企业。    1983年11月,国务院批准海门港为国轮外贸运输业务港,此后又批准对外轮开放。80年代建成投产的台州发电厂,成为全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改善了投资环境,为椒江外向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1988年3月,国务院批准椒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促进了椒江经济迅速向外向型转变。    在改革开放中,椒江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了富有实效的探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股份合作为主要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1984年,前所镇渔业二大队突破旧核算制度束缚,将渔船等生产资料折让给渔民,由个人自愿组合实行合股经营。此后在渔区普遍推广,并渗透到各行各业。这种新经济模式的运行,极大地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如椒江农民以股份合作形式建造的三星级宾馆凤凰山庄,成为有较高品位的涉外企业。    椒江的企业改革起步较早。1979年从改革商业流通体制开始,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与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体制。同时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致力于理顺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的关系。1986年,推行厂长负责制及经济承包责任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实行兼并拍卖,优化劳动组合,转换经营机制,壮大企业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以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椒江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形成改革与建设共同推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世纪之初,万象更新,区委、区政府围绕的战略目标是:发展大工业、开发大港口、构筑大交通、建设大城市。    四、经济活跃地区    椒江是浙江中部沿海经济活跃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连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区团结拼搏,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创造了辉煌的业绩。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752.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8亿元,增长-15.3%;第二产业增加值280.74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452.43亿元,增长7.4%。三次产业结构为3.3∶40.0∶56.7。    五、海港新城    椒江作为台州中心城市的主要城区,区委、区政府按照"拓展东西、连接南北、改造旧城、塑造景观"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市场经济理念,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最大限度地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把修筑标准江堤作为重新描绘椒江新蓝图的契机,展开旧城改造、医化工业园区、东部农业综合开发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建设。以一体户为路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台州中心大道椒江段、经济适用住房、国家级中心渔港等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解放南路区块一期回建,海门老街保护性改善已完成并顺利开街,园林城市建设通过升级验收,新增绿地25万平方米,新增14家市级园林式单位和3个市级园林式小区。对13个示范村、46个整治村进行了规划,其中40个村整治已经完成,建立大陈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大陈岛开发建设有序推进。  椒江这几年城建累计投入近50亿元资金,分别建立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大桥实业有限公司、水利投资公司、土地储备公司、以投资公司作为工程项目的业主,用企业方式进行项目的筹资、建设、开发、经营,建立了"借钱、用钱、生钱、还钱"的新机制,并采取合资、独资、股份等形式,吸引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投资建设。几年来,椒江区通过对城市的精心经营,实现了城建和经济新的飞跃。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南谯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东南隔江与南京市仅50公里,西距省会合肥在百公里之内,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且腹地广阔,承载力强,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联络浦口区的前沿地带。以风景秀丽的琅琊山系为分界线,紧紧环抱皖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滁州市城区,处在沿海向内地过渡区域,是开发皖江、呼应“长三角”、联络大西部的前沿地带,是城乡互融的重要地区,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 南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秦、汉时期境属九郡,南朝置南谯州,隋朝以后,境属滁州。民国六年,滁州改为滁县。1982年,撤销滁县设立县级滁州市。199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滁州市,成立省辖地级滁州市,南谯成为滁州市两个辖区之一。全区现辖8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共计59个行政村,32个社区[25个城市社区(其中含大王十八里店社区)+7个农村社区]。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九龙坡区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中心城区,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10个镇,常住人口153万人,其中有6个镇、近200平方公里纳入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3.94亿元、增长2.7%,总量保持全市第二位、增速位列中心城区第三位,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地理位置】灵寿县位于太行山中部东侧,河北省西部,在省会石家庄西北 35 千米处。东至东经114°28′,西至东经 113°45′,南至北纬 38°16′,北至北纬 38°48′。东邻行唐县,东南与正定县毗连,南与石家庄市、鹿泉区相望,西同平山县接壤,西北隅与平山县、阜平县及山西省五台县接境。全境呈西北—东南走向,宽 15 ~ 20 千米,长 100 千米,俗有“灵寿县一条线”之称。总面积 1069 平方千米。县城坐落在县境东南隅,城区面积 7.5 平方千米。 【区划设置】2020 年,灵寿县辖 6 镇(灵寿镇、青同镇、塔上镇、慈峪镇、岔头镇、陈庄镇),9 乡(三圣院乡、牛城乡、北洼乡、狗台乡、南寨乡、北谭庄乡、南燕川乡、寨头乡、南营乡),279 个行政村。在县城设 5 个社区(牌楼社区、中山社区、松阳社区、育才社区、龙岗社区)。拥有 1 个省级开发区(河北灵寿经济开发区,2012 年 10 月 29 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建置沿革】灵寿县历史悠久,夏商时为冀州。周时为中山国,故城村曾为西周至春秋时姬姓子爵中山国和战国时桓公中山国的都城。赵灭中山国后属赵国。秦时先后属钜鹿郡、常山郡。汉高祖三年(前 204)置灵寿县,属常山郡。晋代县治移至今灵寿县城所在地。隋代先后属恒州、燕州(治灵寿)。唐代先后属井州、恒州、泜州、镇州。五代时先后为镇州、真定府辖县。宋熙宁六年(1073)并入行唐县,熙宁八年(1075)恢复灵寿县,仍归真定府。金代,灵寿属河北西路真定府。大蒙古国太祖(铁木真)十一年(1216)置恒州,辖灵寿。太宗(窝阔台)十一年(1239)恒州废,灵寿属中书省真定路。元属真定路。明和清初属真定府,清雍正元年(1723)改真定为正定,属正定府。民国元年(1912)属保定道,民国十七年(1928 年)废道,灵寿县属河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河北省,1958 年 10 月灵寿与正定合并为正定县。1961 年 12月灵正分县,恢复灵寿县,属石家庄地区。1993 年石家庄地市合并为石家庄市,灵寿县属石家庄市至今。 【河流】县境内主要有滹沱河、慈河、松阳河 3条河流及数十条支流,总流域面积约 1000 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 90% 以上。1950 年代,诸河均为常年流水河,尤其是滹沱河、慈河,由于水量较大,泛滥频繁,沿河形成无数坑塘沼泽,积水到处可见。1960 年代开始,连年干旱少雨,诸河相继缺水、断流,直至变为无水的干沙沟。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横涧乡太戏山下桥儿沟村马跑泉,流经山西省的繁峙、代县、原平、忻县、定襄、五台、盂县和河北省的平山县。经平 山县东白家岸村流至本县西洼村西,向东南流过西王角、中王角、东王角、牛城 4 个村的村南,此段与平山为界。由牛城村西南折向东流,沿忽冻、倾井庄、南合村、东合村,再经胡庄、安定、西木佛、东木佛村南折转东南流至同下村,忽冻至安定段与鹿泉区以河为界,西木佛至同下段为县境内河,过同下村西南流入正定县境。滹沱河在县内流长 10 千米,流域面积 102 平方千米,属季节河。河床宽度1000 ~ 4000 米,河道沙质,河床较浅,淤积较多。历史上经常泛滥成灾,黄壁庄水库建成后,未发生过水患。滹沱河为子牙河上游段。 慈河古称滋(ci)水。《山海经》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发源于漫山村草房子庄西北,纵穿 南 营、 寨 头、 陈 庄、 岔 头、 谭 庄、 慈 峪 6 个 乡(镇)。东南沿青同、南寨、北洼 3 个乡(镇)和行唐县为界(其中慈峪至岭北段为县境内河),至党家庄村东出境,县内流长 83 千米,流域面积 753 平方千米,为县境内最大河流。现潜流北贾良村北贾良庄。慈河为大清河南支流源头,县内建有大Ⅱ型水库横山岭水库。 松阳河古名松水。上游为两条小河:一条发源于塔上镇万里村,另一条发源于慈峪镇柳家庄村,两河流至武凡同村东北汇合,再流经张凡同、尹凡同、大吴庄、西关、城内、东合村、大东关、岗头,到岗头村有淤泥河汇入,到胡庄村西南注入滹沱河。松阳河长 23 千米,流域面积 97 平方千米,河床宽5 ~ 50 米,属常年流水河。上游建有小Ⅰ型水库 1座(王阜安水库)、小Ⅱ型水库 7 座,蓄水灌溉沿河两岸的土地。1983 年后,松阳河变为季节河。2018年 6 月 6 日,松阳河道整治工程竣工,开始分段拦 坝蓄水,水源从燕川水库调取。今松阳河已恢复常年流水河。 卫水河又名卫水,俗名雷沟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河流,《尚书·禹贡》里有“恒卫既从”的记述。卫水在远古时与慈河同源同流,卫水即今慈河。大禹治水,率先民在今北贾良村和秋山村一带改河向东并获得成功。于是,就有了“恒卫既从”的记载。卫水改道为慈河后,地表水流改向东南,而地下之水沿裂隙潜流到良同村北溢出,形成 3 个大汪, 卫水经良同、北托、东托、白马岗、南纪城、三圣院,于东木佛村入滹沱河。流长 32 千米,流域面积 91 平方千米。今卫水河干涸,只在东木佛村东尚有不足 1 千米长的小溪。 【土地资源】全县总面积 1069 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 528.9 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 49.48%;丘陵面积 403.90 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 37.78%;平原面积 136.20 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 12.74%。折合地亩,全县 159.93 万亩,其中,园地面积 1.84 万亩,占总面积的 1.15%;草地面积 35.93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 22.47 %;耕地面积 48.03 万亩(包含基本农田面积 35.12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 30.03 %;林地面积39.48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 24.69%;交通运输用地2.46 万亩,占总面积的 1.5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77 万亩,占总面积的 5.48%;河流水面 2.06 万亩,占总面积的 1.2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1.43 万亩,占全县总面积 0.89%;其他占地 19.93 万亩,占总面积的 12.46%。 【矿产资源】灵寿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 49 种。矿藏资源主要有:金、银、铁、云母、花岗岩、大理石、矿泉水等。其中:金矿主要分布于陈庄、寨头,探明储量约 135.7 万吨;银矿分布于寨头、南营,探明储量约 6.86 万吨;铁矿分布较散,主要在山门口以北,探明储量约 2605.67 万吨;云母主要分布在南燕川、山门口,探明储量约133.37 万吨;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山区四个 乡 镇, 探 明 储 量61442 万立方米;大理石分布在丘陵的慈 峪、 北 谭 庄、 南燕 川 和 广 大 山 区,探明储量 42620 万立方 米; 矿 泉 水 分 布于 南 营, 探 明 储 量约 4380 吨。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隆子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位于西藏南部,山南地区中偏北,喜马拉雅山东段北麓;北与朗县、加查县接壤,南与门隅、东与珞瑜、西与措美县相连,西南与错那、偏北方与曲松县、西北与乃东县、东北与米林县相邻。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1°53′~93°06′,北纬28°07′~28°52′。全县境域面积10566平方公里,实际控制面积8165平方公里。 截止2010年,隆子县总人口35248人,居住有藏族、汉族、珞巴族等十几个民族,其中藏族占99%以上。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自然地理 【位置与面积】潼关县位于黄河中游大拐弯处,八百里秦川的东端,地处东经110°09′32″~110°25′27″、北纬34°23′33″~34°39′01″之间。东与河南省灵宝市毗邻,西、西北分别与华阴市、大荔县接壤,南与洛南县依秦岭为界,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黄河相望。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宽22千米,国土总面积5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潼关地貌南高北低,跌宕明显,呈台阶状。南部为秦岭山地,东起西峪,西至华阴蒲峪,面积22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2.4%。境内从东向西依次有西峪、东桐峪、善车峪、太峪、麻峪、蒿岔峪、西潼峪7条大峪,峪道长约15千米;另有玉石峪、马峰峪等5千米以下小峪146条。中部为黄土台塬,塬面南高北仰,黄土覆盖深厚,长期流水冲蚀,形成台塬沟壑地貌。此区域东起牛头原东端,西连华阴孟原,面积22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1.83%。因受铁沟、远望沟、禁沟、通洛川、列斜沟的切割,自东向西,形成了代字营、南头、寺角营、王溪屯、吴村、高桥六道残原。北部为黄渭河谷,包括黄、渭河的河漫滩和黄渭河南岸狭长阶地,面积8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5.78%。 【气候状况】潼关属季风区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偏少,雨热同期。除秦岭山区外,年平均日照时数2269.1小时,年均气温13.2℃,境内气温由北向南递减,南北相差4.7℃,无霜期为187~297天。年均降水量625.5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南北差异明显、季节分布不均,满足不了农作物生长需求。境内大风频繁出现,年平均风速3.2米/秒,春季风速最大,多发东风。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隶属庆阳市,东、南与陕西黄陵、长武、庆阳市正宁相连,西临平凉泾川,北与庆阳市合水、西峰接壤。辖14镇4乡、257个行政村、13个社区,总人口55.18万。其中城镇人口16.64万人,乡村人口38.54万人(2022年)。总土地面积2653.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28万亩。 义渠古都。宁县是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古郡名邑。周先祖公刘在此拓荒务农,开创基业,属周族发祥地。平王东迁后,义渠族建立君国,定都城西庙咀坪,长达500多年。秦始置县,西魏改称宁州,一直沿袭至清代。公元1913年(民国2年)始称宁县。境内历史文化遗址众多,北豳古城、义渠古都、秦直古道、辑宁楼等遗址底蕴沉雄。黄土地域文化深厚,香包、刺绣、剪纸、石雕等民俗文化产品享誉陇原。宁县是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陇上门户。宁县位踞甘陕两省结合部,属鄂尔多斯盆地之腹地,西咸、关中—天水经济圈之中枢,是庆阳市南通陕西、西达兰州的门户。南距咸阳国际机场200公里,北距庆阳机场50公里,西平铁路、福银高速、国道211线、省道202、303线、宁正长二级公路穿境而过,银西高铁、银百高速穿越县城,城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电力、通讯网络覆盖全境。 黄土绿洲。宁县地处“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腹地,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572毫米、气温8.9℃。泾河、马莲河等9条河流流经境内,林地面积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41.8%,生态环境优美。绵延县境东部的子午岭原始森林为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区,素有“天然水库”之美誉。罗山府、桂花园森林公园景观奇特,为绝佳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农畜大县。宁县是甘肃省农畜产品生产大县,境内农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西北名畜——早胜牛发源于此,宁州肉羊、苹果、曹杏、黄甘桃、九龙金枣、黄花菜、羊肚菌等特色农畜产品驰名陇上。是中国苹果最佳适生优生区之一,国家级早胜肉牛标准化示范县,甘肃省牛羊生产先进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甘肃省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能源新都。宁县是新兴的能源资源大县,是国内目前预测煤炭储量第一大县,预测煤炭储量1027亿吨、煤层气储量2150亿立方米、石油储量3亿吨、天然气储量4亿立方米。县内长庆桥工业集中区是国务院确定甘肃省重点建设的三大煤化工产业集聚区之一。宁县是甘肃省重要的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苹果、曹杏、黄甘桃、九龙金枣、黄花菜、黑木耳和早胜牛、宁州肉羊等特色农畜产品,品质优良、驰名全国,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矮化密植自根砧苹果基地。 近年来,宁县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盯“2019年整县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坚决打好防范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在基础建设、工业发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上求突破,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和转变作风上见实效,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查看详情
荣昌区
潜江市
苍南县
椒江区
南谯区
九龙坡区
灵寿县
隆子县
潼关县
宁县
更多 >

政府招商资讯

重庆市荣昌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荣昌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灵方大道19号
潜江市招商服务中心
潜江市招商服务中心 潜江市章华南路99号
苍南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苍南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苍南县行政中心423-427号
椒江区投资促进中心
椒江区投资促进中心 椒江区建设路16号三楼东
岚县招商促进中心
岚县招商促进中心 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东村镇秀容街21号
南谯区投资促进局
南谯区投资促进局 南谯区政务新区7号楼3楼
查看更多政府招商资讯

企业招商资讯

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市彭水县绍庆街道滨江社区滨江路178号碧云.龙庭汇景2号楼1-1
重庆市神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神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巫山县职教工业园区8号楼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永川区探花路404号
哈森商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哈森商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曹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花安路1008号5幢6层
重庆六旺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六旺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市 重庆市 泰山大道东段 海尔路176-42号渝北区龙溪街道花卉园黄金堡10号楼8楼
重庆奔富合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重庆奔富合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重庆市南岸区亚太路1号亚太商谷1-3号
查看更多企业招商资讯

产业园区推荐

中新苏滁工投科技产业园
滁州市南谯区文瑞路与永兴路交口东南地块
椒江经济开发区
台州市区内东北部
钱库镇鑫悦科技产业园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铸造产业园
山西省吕梁市岚县

推荐项目

  • 政府项目
  • 企业项目
盆景文化产业园
项目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孟洼村

李先生
1-2年
共富共享中心
项目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经三路以西、沿江路以北

李先生
1-2年
霞关新林村刘枫仔168未来社群共富项目
项目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新林村苍南县168黄金海岸线旁

李先生
1-2年
交口县纪委监委机关部分区域维修改造
项目地址:

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水头镇交口县

李先生
1-2年
潼关县岳渎酒店建设项目
项目地址: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城关街道潼关县

李先生
1-2年
蓝莓产业投资项目
项目地址: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振宁路233号安居苑

李先生
1-2年
重庆倆相依婚姻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龙凤环路31号

张先生
其他行业
神女药业
项目地址:

重庆市巫山县职教工业园区8号楼

张先生
医疗保健
百业兴食品
项目地址:

重庆市

张先生
食品饮食
依路通汽车米字防滑链
项目地址:

河南郑州

张先生
汽车用品
威补能量饮料全国招商
项目地址:

重庆

张先生
食品饮食
合川脆李基地直批
项目地址:

合川区小沔镇

张先生
食品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