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全国总站
全国
选择省份
中国澳门
中国香港
重庆
北京
天津
上海
贵州省
山西省
辽宁省
吉林省
江苏省
黑龙江省
浙江省
安徽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江西省
山东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湖南省
甘肃省
广东省
河北省
福建省
云南省
四川省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台湾省
023-6808-8839 023-6808-8839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融巴蜀灵气,兴天下荣昌。 荣昌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桥头堡”,距重庆90公里,离成都240公里,幅员面积1077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15个镇,总人口86万。荣昌取“繁荣昌盛”之意而得名,自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始建县以来,已有1265年历史。2015年6月18日荣昌撤县设区,开启了全区发展新的征程。荣昌有六大特点和优势。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临海地处浙江东部沿海、长三角经济圈南翼,是台州副中心城市,也是区域和人口大市,辖5个街道、14个镇,628个行政村、37个社区(居委会),2022年人口111.4万。全市陆域面积225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90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习近平、温家宝、张德江、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临视察。 (一)临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10万年前,就有“灵江人”在此繁衍生息。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三国吴会稽王太平二年(公元257年),设临海郡;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台州,置县设郡已有2100多年,是浙江省首个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县级市,历史上曾留下了文武五状元、同朝五宰辅、兄弟四进士、父子三巡抚等千古佳话,谢灵运、郑虔、骆宾王、朱熹、戚继光、徐霞客、朱自清等诸多名人大家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印记。临海享有“江南小邹鲁”和“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的美誉,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县,位列中国文化竞争力十强县。“江南长城”台州府城墙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紫阳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恩泽医局旧址、巾山塔群、桃渚抗倭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龙兴古寺、宋代东湖园林及骆宾王祠、郑广文祠、台州文庙等古迹星罗棋布。1986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临海撤县设市。2005年与韩国横城郡结为友好城市,2019年与意大利萨尔扎纳市结为友好城市。 (二)临海山海秀丽,生态环境优越。素有“海山仙子国”的美誉,浙江省第三大水系灵江贯穿全境,浙东南第一高峰括苍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中国大陆21世纪第一缕阳光首照地,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高分获得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入场券”并入选省首条诗路黄金旅游线,桃渚风景区列入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灵湖景区成为国家4A级景区并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市共有A级景区18个,建成景区镇3个,景区村220个,“千年古城、更忆临海”旅游品牌深入人心。入选首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县”,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和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是浙江城市群规划中列入大城市规划的3个县级市之一,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域旅游示范市、第一批“浙江美丽县城”试点市,获全省治水最高奖“大禹鼎”。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九龙坡区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中心城区,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10个镇,常住人口153万人,其中有6个镇、近200平方公里纳入重庆高新区直管园。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3.94亿元、增长2.7%,总量保持全市第二位、增速位列中心城区第三位,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一、基本情况 凉州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撤销县级武威市设立凉州区。全区总面积4907.96平方公里,辖37个镇、2个生态建设指挥部、9个街道,共有442个行政村、44个社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6个民族,耕地面积148.35万亩,常住人口88.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52万人、乡村人口39.6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05%。 二、主要特点 文化底蕴深厚。凉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以其“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和“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的商埠重镇为世人所瞩目。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和隋末的大凉均在此建都,史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称。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馆藏文物5万多件,是全省文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区位条件优越。凉州区东接阿拉善盟、西邻肃南、南连天祝和古浪、北靠永昌和民勤,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是古丝绸之路要冲,兰新铁路、G30线、金武高速等重要公铁通道在此交汇,G569、兰张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正在加快建设。 气候特征明显。凉州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山区、川区、沙区面积各占约三分之一,境内有西营、海藏、金塔、杂木、黄羊、沙沟、红水河、马蹄河8条较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8.9亿立方米,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中人口密度最高、人均水量最少、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之一。区内光热资源丰富,属太阳能资源I类区,建成光伏发电装机容量95.7万千瓦。 产业发展强劲。凉州区是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肉牛产业大县、肉羊产业强县、北方冬春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发展初具规模,设施蔬菜、食用菌产量和生猪饲养量居全省第1位。生态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省级工业园区2个、市级工业园区1个,规上工业企业112户,形成以食品工业为主,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光伏发电、清洁能源等协调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文旅产业蓬勃发展,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武威历史文化街区即将建成投运。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外向型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三、经济指标 202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03.5亿元、增长4.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8亿元、增长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亿元、增长3.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7.5亿元、增长2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35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2元、增长6.7%。 2023年一季度,全区实现生产总值98.77亿元、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8亿元、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4亿元、增长7.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61亿元、增长102.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07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61元、增长6.6%。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湘阴县地处湖南省东北部,位于东经112°30 ′-113°02 ′、北纬28°30′-29°03′,土地总面积1541.45平方公里。 2021年,湘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9.02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37亿元,同比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141.24亿元,同比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55.42亿元,同比增长7.8%。三类产业结构比为19.6:38.3:42.1。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同比增长5.2%;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6%,新增“四上”单位68家。 【农业】2021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133.31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农业产值46.92亿元,同比增长3.9%;林业产值3.42亿元,同比增长8.2%;牧业产值32.36亿元,同比增长31.7%;渔业产值43.85亿元,同比增长2.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6.78亿元,同比增长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5.42千公顷,同比下降6.6%,粮食总产量48.85万吨,同比增长5%;年末生猪存栏38.33万头,能繁母猪3.4万头,全年生猪出栏54.07万头,猪肉产量3.97万吨;牛存栏3.6万头,牛出栏1.82万头,牛肉产量0.32万吨;羊存栏4.03万只,羊出栏4.14万只,羊肉产量0.07万吨;家禽存笼358.06万羽,家禽出笼380.27万羽,家禽产量0.54万吨,禽蛋产量1.07吨。全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0.89千公顷,同比增长2.3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0.96万吨,同比增长2.37%。全年油料播种面积10.79千公顷,同比增长2.09%;油料产量1.87万吨,同比增长1.69%;全年茶叶产量0.26万吨,同比下降3.8%;全年水果产量4万吨,同比增长0.4%;全年食用坚果产量546吨,同比下降0.8%。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成立于1956年11月,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辖1市、7县、123个乡镇、7个街道办、1089个行政村、106个社区,户籍人口248.68万人,常住人口210.11万人(截至2023年底),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民族,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甘肃特有少数民族。       州内地形复杂,河谷纵横,丘陵起伏,海拔在1563~4585米之间,平均海拔2000米。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川塬区温和。年平均气温6.0~9.9℃,年平均降水量286.1~617.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191.1~1584.6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275.0~2519.4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8%~70%,无霜期139~178天。       临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镶嵌在甘肃这柄“玉如意”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一个个独具魅力、独树一帜的自然标识、历史符号、人文名片。具体来说就是“十有”:有见证变迁、地质演化的奇特地貌。临夏盆地被学术界誉为“最漂亮的陆地磁性剖面”、“全球盆地研究亮点”,有距今3000万年至170万年的多处连续天然剖面和160万年以来黄河7级阶地的黄土沉积,是揭开板块运动、青藏高原隆升、黄土高原和黄河形成神秘面纱的“金钥匙”。有跨越时空、享誉世界的丰富化石。距今7亿年至2.3亿年的海洋生物化石、距今2亿年至6500多万年的刘家峡恐龙足印化石群、距今3000万年至100多万年的和政古动物化石群,占据了多项世界之最、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临夏被誉为“古动物的伊甸园”。有星罗棋布、探源文明的史前遗迹。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现有世界级遗址点1个、国家级7个、省级21个,马家窑、半山、边家林、齐家等遗址星罗棋布,出土了“彩陶王”、天下第一铜镜、天下第一铜刀、玉七联璧等珍贵文物,是中国彩陶文化唯一没有中断的地区,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有灿烂辉煌、多元一体的优秀文化。黄河文化、大禹文化、非遗文化、花儿文化、牡丹文化等交相辉映,有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有临夏砖雕、保安腰刀锻制技艺、河州木雕、临夏刻葫芦等11项国家非遗和29项省级非遗,享有“中国花儿之乡”、“中国砖雕文化之乡”的美誉。有雄浑壮丽、钟灵毓秀的山水美景。临夏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有黄河三峡、炳灵石林、莲花山、松鸣岩等自然美景和八坊十三巷、保安三庄等人文景观,现有各类景区景点109处,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9处。有琳琅满目、品味俱佳的特色美食。临夏美食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制作精良、品鲜味美,东乡手抓、平伙、康美牛排、临夏八大碗、牛肉面、河沿面片、河州包子、油馃馃、发子面肠、甜醅子等菜品自成体系,色香味俱全,品意形绝佳。有三道交汇、四方通达的优越区位。临夏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古道枢纽,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流通极其活跃,享有“西部旱码头”、“河湟雄镇”、“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等美誉。有深深植根、流淌不息的红色基因。临夏的革命先驱胡廷珍是甘肃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之一,导河特别支部是甘肃最早成立的三个党支部之一,红军长征经过康乐,王震大军在临夏抢渡黄河解放大西北,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工程刘家峡水电站,都是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有顽强拼搏、脱贫攻坚的典型缩影。“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全州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夏时的殷切嘱托,敢死拼命、攻坚克难,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了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临夏篇章”,在共和国脱贫档案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临夏印记”。有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各族人民。长期以来,生活在临夏这片热土上的各族儿女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共建共治共享中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了“爱国爱党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新时代临夏精神。       近年来,全州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打开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崭新局面,进一步弘扬了“爱国爱党爱家乡、团结奋进创一流”的新时代临夏精神,营造了“安全、便捷、利民、友善”的新时代临夏环境,展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时代临夏形象。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7亿元、同比增长6.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同比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16元、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6元、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1 亿元、同比增长5.5%。       2023年,从中央到省上,释放出了抓发展、稳经济的强烈信号,也为临夏州带来了重大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必将是项目建设大提速之年、交通路网大完善之年、旅游市场大升温之年、特色产业大提质之年、招商成果大显现之年、城乡风貌大美化之年、社会事业大提升之年、优秀文化大繁荣之年、深化合作大开放之年、发展环境大优化之年。           【地理概况】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黄河从中北部蜿蜒而过,北邻兰州、东邻定西,西邻青海省,南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毗邻。州内地形复杂,河谷纵横,丘陵起伏,海拔在1563~4585米之间,平均海拔2000米。山旱地占全州面积的90%,河谷阶地面积为10%。下辖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7县1市。       【气候特点】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部属冷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属冷温带半湿润气候。其特点是西南部山区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川塬区温和。年平均气温6.0~9.9℃,极端最高气温40.7℃,极端最低气温-32.2℃。年平均降水量286.1~617.1毫米,呈南多北少分布。年平均蒸发量1191.1~1584.6毫米,年日照总时数2275.0~2519.4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8%~70%,无霜期139~178天,最大冻土深度85~113厘米。       【历史沿革】       临夏历史上曾设州、郡县、路、府、司、卫等建制。上古时期,相传大禹导河治水始自积石。春秋时期,为羌、戎之地,战国末属古雍州之城。秦时为罕羌侯邑,后灭罕羌侯,置枹罕县。西汉初,今州地内有大夏县(县治在今广河县阿力麻土乡古城村)、枹罕县、白石县(县治在今临夏县双城)。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省金城郡入陇西,枹罕、大夏、白石、河关县属之。三国时地属魏,初辖于秦州陇西郡,黄初年间分置凉州,枹罕、大夏属雍州陇西郡。十六国时,前凉张骏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44年),分凉州东界六郡置河州,是今州地内设州一级建制之始。前秦苻坚建元七年(公元371年),设河州,治枹罕。隋初设枹罕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河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地归唐。改置河州,属陇右道。北宋初年,为河湟唃厮啰政权所辖。金天会九年(公元1131年),被金占领,亦为河州。蒙古汗国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公元1227)年,河州初属陕西中书省巩昌路。公元1269年,改河州为河州路,划归吐鲁番等处宣慰司统辖。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置河州卫,受辖于陕西都司西安行都卫。清初,州、卫并存。州属甘肃行省,卫隶陕西都指挥使司。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裁撤河州卫。民国2年(公元1913年),府、州制废,河州改置为导河县,属甘肃省兰山道。民国16年,废道改区,属兰山区。民国17年(公元1928年),更名临夏县。民国23年(公元1934年),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临夏县(今临夏市)。1949年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120号命令,设立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8月20日至23日,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解放临夏地区。9月初,相继设置军事管制委员会、洮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9月,改为临夏分区专员公署。1956年11月19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现辖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矿产资源】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西秦岭与祁连山多金属成矿带的延伸交汇部,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目前发现的矿种有金、银、锰、铁、铬、铜、铅、锌、钨、钼、锑、铂、钽、铌、铍、磷钇、(煤、泥炭)、萤石、石膏、方解石、硅灰石、水泥用灰岩、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建筑用砂、耐火粘土、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红土、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等43种,各类矿床(点)、矿产地80多处。在“十三五”期间金属类、非金属类矿产资源量基本上未增加;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石及建筑石材等矿产资源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水能资源】       全州水资源总量336.15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324亿立方米,占总量的96.4%,自产水资源量12.15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3.6%;人均自产水资源量576立方米;全州水能理论蕴藏量225.5万千瓦。       【交通运输】       (一)公路       截至2021年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7904.336公里,比2018年增长1100.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4.589公里、一级公路74.436公里、二级公路600.786公里、三级公路1043.21公里、四级公路5887.564公里、等外公路193.751公里。       2022年,兰永临和永大(积石山)2条高速动工建设,兰临合铁路、临大高速、临康广高速加速推进,形成高铁和4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的喜人局面,安临一级公路东乡和政连接线、临夏市环城北路东线、临夏市(四家咀)至和政县(三岔沟)二级公路、临夏县环湖公路和折双公路、达板至三甲集公路东乡段建成通车。       2023年,正在续建的临夏至大河家、S36临洮至康乐至广河、兰州至永靖至临夏、永靖至大河家(积石山)四条高速公路313.438公里,临洮(安家咀)至临夏一级公路87.347公里,贯穿康乐、和政、临夏县、积石山县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三级公路)286公里。       (二)航运       目前,全州已开辟营运航线15条,通航里程211公里,其中等级航线106.2公里(六级54公里、七级52.2公里),等外航道104.8公里。全州有客运站2家,水(航)运企业15家,有船乡镇21个,渡口码头47处。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底,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2495所,其中幼儿园1276所,小学1093所(其中教学点35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1所,初级中学69所,完全中学6所,高级中学15所,中职学校11所,开放大学(州教师培训中心)1所,特教学校2所,高职院校1所(附设中专部)。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9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6.08%,人均受教育年限9年。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全州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1357个。其中,州级医疗卫生机构8个(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中心血站、中医药研究所、卫生健康服务中心、监督执法局各1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66个(医院17个、妇幼保健院8个、疾控中心8个、地病办8个、计生服务站4个、监督执法局8个、门诊部11个、急救站和疗养院各1个),乡级医疗卫生机构136个(乡镇卫生院12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有村卫生室113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9个。按医院等级划分,二级以上医院中三级医院3家,二级甲等11家,二级乙等3家。全州有民营医院36家。       【科学技术】       全州创建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临夏州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33.21%。       【文化事业】       全州现有图书馆9个(州级1个、县级8个),文化馆9个(州级1个、县级8个),美术馆3个(州级2个,县级1个),博物馆(纪念馆)16个(国有14个、非国有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7个,乡村舞台1150个;文物遗址82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代表性传承人9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项、代表性传承人39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8项、代表性传承人327人。       【体育事业】       全州现有各类大型体育场馆15个,其中:州级3个大型体育场馆,临夏市、永靖县、积石山县均有1个体育场、1个体育馆,广河县有2个体育场、1个体育馆,东乡县1个体育场,和政县、临夏县1个体育馆;乡镇体育场地103个,占全州乡镇总数的83.74%;村级体育场地1211个,占全州行政村总数的111.10%。       全州现有体育协会65个,其中:州级体育协会17个,县级体育协会48个(临夏市13个,临夏县2个,广河县5个,东乡县3个,积石山县4个,和政县7个,永靖县8个,康乐县6个)。       【风景名胜】       全州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7家,(其中:5A级1家(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4A级9家、3A级24家、2A级3家;省级大景区2家(黄河三峡、松鸣岩-和政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旅游投资公司8家(州级1家,县级7家);星级酒店16家、旅行社21家、在册导游员162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临夏市、永靖县),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折桥湾、黄河三峡、刘家峡);正在创建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康乐县);民宿40家。    2023年,全年全州共接待游客3103.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1.4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322.1万人次、实现收入53.7亿元。       【特色美食】       临夏美食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居住在河州境内的各族群众在菜肴配置、烹调等方面融入许多创新做法,制作出了一系列品质精良、令人垂涎的美食产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手抓羊肉、清水牛排、爆炒草鸡、黄河鲤鱼等为主的美味大餐,又有河州包子、油馃馃、牛肉拉面、河沿面片等为主的精致面食;既有临夏市八大碗、康乐全牛宴、东乡平伙等彰显地域特色的系列套餐,又有酿皮子、甜醅子、发子面肠等老少皆宜的风味小吃,色香味俱全,品意形绝佳,食材绿色鲜美,给人一种舌尖上的享受,吸引八方食客慕名而来。到如今,临夏美食已经成为甘肃、西北乃至全国人民津津乐道的美食品牌,延续千年的金字招牌愈发耀眼、熠熠生辉。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红塔区位于云南省中部,玉溪市西北部,位于东经102°17′32″~102°41′37″,北纬24°08′30″~24°32′18″区间,东与江川区相连,东南与通海县毗邻,西南与峨山县交界,北与昆明市晋宁区接壤。距省会昆明88千米。区内交通便利,213国道、昆磨高速公路和昆玉铁路、玉蒙铁路纵贯南北,形成云南省南北交通枢纽,是泛亚铁路东线、中线和昆曼、昆河高速公路等区域性国际大通道的交汇区域。  红塔区平面形态呈北宽南窄不规则三角形状,区境四面环山。市区中心——州城海拔1630米,境内最高点(高鲁山)海拔2614米,最低点(玉溪与通海交界处的曲江河滩)海拔1502米。幅员周边长161千米,土地面积1 00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61.33%。土壤酸碱性适中,有机质含量和熟化程度高,宜种性广。境内地层褶皱、断裂构造复杂,水系比较发达,玉溪大河横贯其间,河流的主干和支干流总长350余千米,河网密度0.35%,水资源年均总量4.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占29%。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有动物、植物1 500多种。矿藏有铁矿、硅矿、煤等16个矿种,有大、中、小矿床28个,矿点11个。  红塔区为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年日照时数为2 348.7小时,日照率53%。霜降从2018年11月27日始至2019年2月7日止,共73天;全年降雨131天,降雨量671毫米。年内冬季阶段性低温天气明显,低温霜冻较常年略偏重;春夏干旱较常年偏重。  红塔区历史悠久,开发较早。先秦时属古滇国地。汉武帝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俞元县。蜀汉时为建宁郡俞元县地,两晋时为晋宁郡俞元县地。隋时置宁州总管府西爨地。唐贞观年间置求州,红塔区即为所属。玄宗时,云南为南诏控制。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南诏以澄江为河阳郡,郡下辖温富州。温富州的设置使红塔区在历史上开始成为州一级的行政单位。宋代大理国时为河阳郡休制部。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设新兴州,隶属澄江府,明清沿袭。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912年),改新兴州为新兴县,管辖范围未变。民国2年,因新兴县与广东肇庆的新兴县同名,更名为休纳县;国民5年,休纳县更名为玉溪县。1950年1月1日,玉溪县人民政府成立。1983年9月9日,更名为玉溪市(县级),1997年12月13日,改为玉溪市红塔区(县级)。 一、综  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2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02.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3.6%。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74亿元,比上年增长4.8%,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0%,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79.67亿元,比上年增长5.0%,贡献率为83.0%,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贡献率为14.0%,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2.2:61.7:36.1。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5336元,比上年增长2.6%。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桓台县地处鲁中平原,县域总面积5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95万人,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2个省级经济园区,是全国百强县、全国文明县城。 桓台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出现了人类文明,境内史家遗址出土了中国迄今最早的甲骨文。公元前206年设县,1228年置新城县,1914年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更名为“桓台县”至今。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简况】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辖12镇11乡,3个国有林场,总面积3144.17平方千米,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23.46平方千米。2022年耕地面积2.76万公顷,有林面积20.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9.11%,城区绿化率47.1%。全县总人口62.33万人,户籍人口62.3267万人,常住人口504244人;其中城镇人口21.8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27‰。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7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97.86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04.24亿元,增长4.6%。财政总收入24.31亿元,增长18.8%,税收收入20.5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4.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亿元,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836亿元,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04.4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外贸出口19.74亿元,现汇进资826万美元,增长144.3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52亿元,增长5.2%。粮食总产量25.86万吨,主要农产品有油料产量8783吨;茶叶产量6312吨;水果产量76080吨;生猪出栏24.78万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02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6元,增长10.3%;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00.13亿元,增长12.26%。   【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遂川县以生态示范创建为契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11月,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遂川县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并授牌,彰显了遂川县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的努力与实践。该县围绕最美梯田之乡、世界名茶之都、人民政权之源等旅游品牌,融合全县“六大富民产业”,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茶叶、金桔、油茶、毛竹笋等4类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县林地总面积约370万亩,交通干线绿化率达100%,江、河及主要干渠绿化率达92.45%。水质综合指数和PM2.5平均浓度居全省县(市、区)前十,“五头”护水打造“河长制样板”入选全省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千年鸟道”护鸟联盟改革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经验推广清单。大力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省生态扶贫示范县等试点建设,成功创建江西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先后获得“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首届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首批江西省省级生态县”“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十佳县”等称号。营盘圩千年鸟道鸟类环志保护站入选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基地。遂川县作为江西省首批省级生态县,共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19个、省级生态村19个。

查看详情
TOP 10
全国
市县介绍

潜江,因水而名,历史上为古云梦泽一角,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而得名。是湖北省直管市,幅员面积200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9.28万,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辖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个国有农场、10个乡镇、7个街道,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市、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市。202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4.92亿元,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2万户,“四上”企业达946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49家。位列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第77位、新型智慧城市(SMILE指数)百强县第79位。 历史悠久,文脉绵长。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发现被誉为“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灵王行宫章华台遗址,被列为“2000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杰出戏剧大师曹禺等众多英才。潜江花鼓戏、潜江皮影戏、潜江民歌、潜江灯会、潜江草把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3A旅游级景区曹禺文化旅游区、拖船埠红色旅游景区、潜半夏中医药文化景区。 星火相传,英杰辈出。“潜江两李”是著名红色革命兄弟,哥哥李书城是辛亥革命元勋、新中国首任农业农村部长,他的居所不仅是中共早期组织的活动中心,更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地,升起了党的第一面旗帜;弟弟李汉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者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潜江还走出了刘静庵(日知会领袖、中国早期民主革命先驱)、钱瑛(新中国纪检监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首任监察部长,电影《洪湖赤卫队》主角原型)等一批革命英雄,贺龙、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虾肥稻香,特色凸显。位于全国九大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的江汉平原腹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超60万吨。是“虾稻共作”高效种养模式的发源地,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单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省唯一的单品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获批创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先后举办14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和7届虾-稻产业博览会,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750亿元。“潜江龙虾”名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榜(水产类)榜首。“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被选定为湖北省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50.8亿元,连续五年蝉联全国同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 资源富集、产业兴旺。地上盛产粮油棉、地下富藏油气盐,是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和漂粉精消毒剂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石油钻头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境内探明石油地质远景储量2亿多吨,天然气储量9700多亿立方米;蕴藏岩盐近8000亿吨,卤水资源超千亿立方米,卤水中锂矿保有资源约309万吨,储量均居全国第一;建设中的江汉盐穴天然气储气库,设计总库容达48.09亿立方米,是国内最深盐穴储气库。2023年,全市绿色化工及光电子信息综合产值达430亿元,潜江高新区被列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园、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先后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重要配套基地。潜江还是全国知名的“裁缝之乡”,全国优质户外服装供应链共建基地,“潜江裁缝”劳务品牌价值达234.25亿元。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湖北省中部,是连接湖北东西部的重要桥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拥有“公、铁、水、空”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境内沪蓉铁路、沪渝高速、318国道横贯东西,潜石高速、234国道纵贯南北,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直达工业园区;潜江港泽口港区拥有4个1000吨级泊位,通过汉江水道直达长江;城区距离荆州沙市机场车程约40分钟,距离武汉天河机场、宜昌三峡机场车程均在一个半小时以内,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均在6小时高铁圈内。 精致宜居,活力无限。主城区面积23.7平方公里,拥有曹禺公园、紫月湖公园、水杉公园等城市休闲公园和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平原第一坝——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所在地,植物王国“活化石”水杉的第二故乡,还是湖北省森林城市、湖北省重要的特色水产基地,先后获评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江汉平原生态文明交通示范市、中国宜居城市范例奖,著名作家碧野曾盛赞潜江是“一座绿色的城”。潜江拥有各类学校247所,其中高等教育学校1所(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普通高中9所、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25家,其中三甲、二甲医院各2家。潜江龙虾、红遍天下,拥有油焖大虾、蒜蓉大虾、蒸虾、卤虾、柠檬泡虾等数百种小龙虾特色美食,是享誉全国的小龙虾主题旅游目的地。 当前,潜江市委、市政府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奋力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潜江力量。

查看详情
荣昌区
临海市
九龙坡区
凉州区
湘阴县
广河县
红塔区
桓台县
遂川县
潜江市
更多 >

政府招商资讯

重庆市荣昌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荣昌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荣昌区昌州街道灵方大道19号
临海市投资促进中心
临海市投资促进中心 临海临海大道695号科创中心21楼
重庆市九龙坡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九龙坡区招商投资促进局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街道西郊路24号锦怡国际20楼
凉州区招商局
凉州区招商局 凉州区东大街120号区政府统办楼507室
湘阴县投资促进局
湘阴县投资促进局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文星镇新世纪大道168号
临夏州招商局
临夏州招商局 临夏市新华街统办楼4楼
查看更多政府招商资讯

企业招商资讯

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彭水县百业兴森林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市彭水县绍庆街道滨江社区滨江路178号碧云.龙庭汇景2号楼1-1
重庆市神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神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巫山县职教工业园区8号楼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市永川区探花路404号
哈森商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哈森商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曹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花安路1008号5幢6层
重庆六旺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六旺鑫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市 重庆市 泰山大道东段 海尔路176-42号渝北区龙溪街道花卉园黄金堡10号楼8楼
重庆奔富合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重庆奔富合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重庆市南岸区亚太路1号亚太商谷1-3号
查看更多企业招商资讯

产业园区推荐

重庆巴南经济园区
重庆市主城南部内环高速公路巴南段两侧
石阡县高家山永发苔茶示范园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井乡枫香坪村高家山组
开阳县万康土蜂蜜产业园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城关镇城西村坡上组

推荐项目

  • 政府项目
  • 企业项目
遂川县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 
项目地址:

遂川县

李先生
1-2年
遂川县狗牯脑茶茶多酚、茶饮料开发项目
项目地址:

遂川县

李先生
1-2年
起凤镇乌南村“草编加工”项目
项目地址:

起凤镇乌南村

李先生
1-2年
新城镇城南村“馒头房”项目
项目地址:

新城镇城南村

李先生
1-2年
玉溪市数控机床核心配件产业园项目
项目地址:

位于红塔产业园研和片区南厂村

李先生
1-2年
红塔区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地址:

云南红塔产业园区莲池地块

李先生
1-2年
神女药业
项目地址:

重庆市巫山县职教工业园区8号楼

张先生
医疗保健
百业兴食品
项目地址:

重庆市

张先生
食品饮食
依路通汽车米字防滑链
项目地址:

河南郑州

张先生
汽车用品
威补能量饮料全国招商
项目地址:

重庆

张先生
食品饮食
合川脆李基地直批
项目地址:

合川区小沔镇

张先生
食品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