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临安区是太湖水系的源头,位于杭州市西郊,距杭州市区46千米。“临安”作为县名由来已久,据旧志记载,临安县建置始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时称临水县,县治在高虹镇高乐村。西晋太康元年(280),因境内临安山而更名临安县。清乾隆《临安县志》载:临安山位于“县西南十八里”,“高一百丈,周二十三里,《太平寰宇记》云:‘县取此山为名’”。北宋灭亡,宋室南迁。建炎三年(1129),杭州为行在所,升杭州为“临安府”。南宋绍兴八年(1138),定都临安府(杭州)。“杭州”当时称“临安”,有三说:一是寓有“君临即安”之意;二是南宋朝廷感念吴越国王钱镠对杭州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三是南宋偏安江南,有“临时安置”之意。1996 年12 月28 日,临安撤县设市。2017 年9 月15 日,临安撤市设区。 【区树银杏】银杏,别名白果树、公孙树、鸭掌树,属裸子植物。以“活化石”著称的银杏,在中生代侏罗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而野生状态的银杏仅零星分布于西天目山海拔300米~1200 米地带和山谷中。1978 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7 卷《裸子植物卷》载:“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我国的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林木。”2004 年第3 期《中国国家地理》载:“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浙江西天目山尚残存少量野生和半野生状态的银杏。”西天目山上有银杏244 株,其中,最负盛名的银杏被称为“五世同堂”,有22 株,位于海拔960 米的开山老殿下方约50 米处,它是西天目山的一个知名景观。临安银杏古树颇多,全区各镇街均有分布。龙岗镇千顷塘1 株银杏高20 米,胸径1.1 米,树龄1300 余年。湍口镇勤丰村1 株银杏横卧小溪,5 根分支向溪中平伸,形成“卧银杏”,树龄500 余年。清凉峰镇乾山村两株银杏高28 米,冠幅20 米×15 米,胸径1.2米,树龄1000 余年。1986 年1 月19日,临安县人大常委会八届十一次会议通过议案,把银杏树确定为临安“县树”。此后,市民广泛种植,1987 —1989 年,全县种植银杏24 万株。银杏叶还被用作中国首届森林风景资源博览会会标和临安广播电视台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