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是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因“万商云集”而闻名,因“万客来游”而扬名。幅员3456.4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10平方公里,辖52个乡镇街道,三峡工程中累计搬迁安置移民26.3万人,是重庆市移民任务最重、管理单元最多的区县,先后获“中国烤鱼之乡”“中国曲艺之乡”“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连续四届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获得全国综治工作最高奖“长安杯”。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179.39亿元,总量和增速均位列全市第8、渝东北第1;年末户籍人口169.92万、常住人口154.59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1.01%。
万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源远流长之地。自东汉建县,已有1800多年建城历史,是三峡文明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交融发展,李白、杜甫、黄庭坚等历史名人曾在此驻足流连。万州是一座英雄之城,朱德、陈毅、刘伯承三大元帅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活动,川东游击队在这里进行了英勇斗争,江竹筠、彭咏梧等革命先烈在这里留下了战斗足迹,同时也是三国名将甘宁、无产阶级革命家林铁、现代诗人何其芳和教育家杨吉甫故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万县专(地)区行署所在地,1992年设立地级万县市,辖八县三区,重庆市直辖后设立万州区。有西山钟楼、天生城等国家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有四川竹琴、金钱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7项,有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文化馆、体育场、游泳馆等公共文体设施,自2018年起连续承办“世界大河歌会”6届,是全市唯一同时拥有川剧、曲艺、歌舞剧、杂技四大专业文艺院团的区县,多部本土原创文艺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万州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得梅花奖、牡丹奖。2023年,万州获“中国曲艺之乡”优秀建设单位,广播剧《不尽长江滚滚来》全国首播,现代川剧《峡江月》获“田汉戏剧奖”一等奖,四大文艺院团亮相贵州“村超”舞台和长三角文博会,万州声音越唱越响。
万州区位突出、交通便捷,是通江达海之地。蜀道难,到了万州就不难。万州历史上既有黄金水道,又有古驿道,历为渝东、川东、鄂西、黔北、陕南、湘西综合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素有“川东门户”之称。1902年开埠,1917年设立海关,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东向开放门户,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