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面积】 藤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处东经110°20′58″~111°11′24″,北纬 23°02′33″~24°03′09″。东接梧州市龙圩区、长洲区,南连岑溪市、玉林市容县,西邻贵港市平南县,北靠蒙山县、贺州市昭平县。 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沿河有狭窄冲积平原。浔江沿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流中部,把县境分成南北两片。河流走向多数从北到南或从南到北,分北流河水系和南流河水系。最东点塘步镇六坊村石桥岭,最西点宁康乡料南村竹篙冲儿顶,最南点象棋镇河柳村山子㞘,最北点大黎镇上荣村竹沙顶。东西最大距离8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2千米,总面积3946.19 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3781.02平方千米,占95.81% ;水域面积165.17平方千米占4.19%。县人民政府驻藤州镇登俊路57号。 【建置沿革】 藤县,秦以前属百越地。秦属桂林郡,秦末汉初属南越王国。汉为苍梧郡,汉永平十四年(71年),置鄣平县,旧治今属藤县境。 三国吴置丰城县,治辖今县地。与鄣平县同隶苍梧郡、 西晋改丰城县为农城县,仍隶苍梧郡。东晋时,农城县更名丰城县。升平五年(361年),丰城县改隶永平郡。义熙(405—418年)中,又于今县东浔江南、北流江东岸置夫宁县,亦隶永平郡。 南朝齐将旧治今属岑溪县西北之永平郡迁治夫宁县(即今藤县东浔江南、北流江东岸)。 南朝梁又析出广州永平郡置石州,亦治夫宁县。石州因之又成为今县地地方最高行政建制之始。时领永平、建陵、阴石、桂平等 4 个郡。南朝陈领永平、永业、梁德、建陵、永建5个郡。其中,永平郡领夫宁、田叔安、庐平、员乡、苏平、逋宁、雷乡、开城、毗平、武林、丰城等 11 个县,治 辖今藤县地的依旧为夫宁、丰城等县。陈末,丰城县废入建陵郡安基县。 隋开皇九年(589 年),石州改为藤州。(另说县南百里有白藤岭,又称白藤山,山上生长白藤,又称紫藤。开皇十二年以藤之名改石州为藤州)。次年,藤州增划辖戎城县。十一年(591年),永平邵废,夫宁县改为永平县,隶藤州。十九年(599年)。置淳人县,旧治今属藤县西北。隶藤州。大业三年(607年),藤州废改为永平郡。隋末,永平郡计辖永平、武林、隋建、安基、普宁、戎城、宁人、大宾、淳人、贺州等 11 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