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腹地,处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大城市构成的三角区域中心,幅员面积4712平方公里,耕地39.2万公顷,辖1个省级开发区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2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88个行政村、18个社区,全市户籍人口119.5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83.6万。 近年来,榆树市深入实施“一个中心、四个强市”发展战略,以建好城市、建强园区、建美乡村“三大工程”为突破,大力实施“九项行动”,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矢志不移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全面加快三产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搭好发展“五大平台”,打好农业“四张牌”,办好民生一揽子实事,全市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2016年,榆树市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0年,榆树市连续九届荣获“吉林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荣膺全省唯一的“202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2021年,榆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榆树境内4万多年前即有原始人群生息繁衍。 在古代,榆树曾是鲜卑、契丹、女真等部族活动的区域。 西汉时属秽貊族夫余国。 东汉时先隶于元菟郡,后归辽东郡。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勿吉族灭扶余国,榆树为勿吉族伯咄部。 隋属伯咄靺鞨。 唐初为室韦达姤部地,隶于室韦都督府。先天二年(713年),属渤海国扶余府。 辽属东京道宁江州。 金属上京肇州路。 元属开原路屯田万户府。 明为奴儿干都司撤叉河卫。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榆树隶属于吉林将军。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移吉林副都统于伯都讷,榆树为伯都讷属境。 嘉庆十六年(1811年),设伯都讷厅理事同知。 光绪八年正月二十八日(1882年3月17日),伯都讷厅衙门由伯都讷城迁至孤榆树屯(现榆树市),改理事同知为抚民同知。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月15日),伯都讷厅升府,移府衙门于新城(今松原市宁江区),在孤榆树屯地方设立榆树县。 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1909年6月2日),榆树县改为榆树直隶厅,隶于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 1913年3月改称榆树县,隶于吉林省滨江道。 东北沦陷时期榆树县隶于吉林省。 1946年1月1日成立榆树县民主政府。5月22日改称榆树县人民政府,隶于吉北专署。1947年2月,划出黑林、秀水区和大坡村,舒兰县划出法特区成立榆南县,隶于吉北专署。1947年11月撤销榆南县,黑林、秀水、大坡复归榆树县。1948年6月22日,撤销吉北专署,榆树为吉林省直辖县。 1955年12月,榆树县人民政府改称为榆树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3日,榆树县隶于吉林省怀德专署,10月6日,怀德专署改为公主岭专署。1958年10月23日,撤销公主岭专署,榆树县划归长春市辖。1966年1月10日,划归德惠专署。1968年7月26日,成立榆树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7月3日,撤销德惠专署,改归长春市辖。1980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榆树县改为榆树市(县级市、省辖),由长春市代管。 2001年前,榆树市设置16个镇、21个乡(1个民族乡)、4个市区街道。2001年,撤并7个乡镇。全市设置16个镇、14个乡(1个民族乡)、4个市区街道。2005年,又撤并6个乡镇。 目前,全市辖1个省级开发区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24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388个行政村、18个社区,全市户籍人口119.5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8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