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地处革命摇篮井冈山南大门,赣中南吉泰盆地腹地,是全国20个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江西省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试点县,属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范围。全县总面积2495平方公里,总人口57.9万,辖23个乡镇场、276个行政村、44个社区居委会。 人文泰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泰和古称西昌,东汉末年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因“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自古享有“声名文物之邦”美誉。泰和文化是庐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色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交相辉映。开科取士以来共产生状元3名、榜眼4名、探花4名、进士399名,孕育出明代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明代状元宰相陈循、《永乐大典》代总撰梁潜等杰出人物。近现代代表人物有“江西三杰”之一袁玉冰、现代著名海洋学家唐世凤等。泰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有开国将军18位,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5749名。革命胜迹有白云山战斗指挥所、老营盘革命烈士纪念碑、马家洲集中营、三十都秋收暴动动员大会旧址等。抗战期间,泰和是江西省会临时所在地和“文军西征”的重要中转站,1938年竺可桢先生率浙大西迁泰和办学7个多月,1940年胡先骕先生在泰和杏岭村创办了国立中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