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是国家命名的“中国冬枣之乡”。2014年11月撤县设区,版图面积2217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办事处,438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9亿元、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65亿元、增长8.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荣获全国县域流通网络强县、省科技创新强县等12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
人文历史厚重。沾化是齐文化和黄河文化融会贯通之地,富有禹疏九河之徒骇、钩盘二河的历史文化积淀。周初姜太公履足,春秋管仲在此煮盐;明清两代被誉为“济北诗书之薮”;农耕文化、冬枣文化、渔家文化相得益彰,渤海大鼓、东路梆子、沾化剪纸独具风格,沾化渔鼓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渔鼓戏“一部小戏走全国”品牌战略荣获省文化创新奖,2部作品获省泰山文艺奖。
区位交通优越。沾化地处渤海湾南岸,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多个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当下的沾化,铁路、公路、水运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公路方面,境内创业大道、滨海路,20分钟向北直达北部沿海,向南直达高铁京沪二线滨北站,是济南都市圈最近出海通道;G228丹东线、环渤海高等级公路联通环渤海地区,5条高速纵横交错,北接京津冀、西连青烟威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铁路方面,2条铁路穿境而过,高铁京沪二线、济滨高铁、津潍高铁开工建设,届时形成“半小时到济南、1个半小时到北京、3小时到上海”的便捷交通圈。水运方面,拥有2条航道,徒骇河富国新港至东风港段航道全长36.5公里,千吨级船舶可直达城区,是全省独一无二的河海联运黄金水道;套尔河航道全长40公里,有2大作业区,5家港口企业建成14个通用泊位,年吞吐量超1000万吨。
能源资源丰富。沾化地广人稀、土地宽满,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沾化北部海岸线长102.5公里,沾化拥有未利用地41.6万亩、浅海滩涂66.3万亩,主要分布于北部沿海、工业园区、县城规划区,可承接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风能、太阳能丰富。大部分区域70米高度年有效风速达7600小时以上,是山东省风能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年日照时数超过2200小时,年辐射量每平方米5030兆焦,沾化是省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能源开发的主阵地。水资源充沛。境内拥有115公里输配水主管网,建有总蓄水能力1.05亿立方米的5座大型水库,其中专门供应工业园区水库3座,年可调蓄供水5400万立方米。
产业基础坚实。布局沾化经济开发区、区临港产业园、区城北工业园、渤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培植形成化工新材料、精细氧化铝、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0家。达民化工的丙二胺、日科橡塑的ACM等9项产品产能或市场占有率列全球或全国第1。培植壮大沾化冬枣、畜牧、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沾化冬枣“双增双提”工程,销售价格增长30%,枣农人均冬枣纯收入提高2000元,产业产值实现55亿元,入围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环境生态优良。自然生态优美,30万亩冬枣林成为“天然氧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3年列全市第1位。徒骇河穿城而过、绵延入海,徒骇河景观带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沾化是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圈已经建成。政务生态优化,聚焦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建立了“书记、区长带队与企业家定期面对面”等一整套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政企同心·成就梦想”“亲清茶事”活动,成立企业家协会,设立优秀企业旗帜广场,全社会尊商爱商亲商氛围蔚然成风。
中国冬枣之乡——沾化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