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地貌以浅丘、平坝为主,土肥水美,光热条件好。幅员面积359.91平方公里(不含托管区,下同),辖6镇1乡5个街道,69个行政村、48个社区,户籍人口34.36万人,常住人口26.78万人。东面及北面与蓬溪县相连,西北面紧邻大英县,西南面紧靠安居区,东南一角与重庆相接,是川渝交 汇的交通枢纽,与成都、重庆构成等距三角位置关系,具有承东启西,南联北进的区位优势。
船山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地处成渝腹心,与成都、重庆等距128公里,是成渝之间重要黄金节点城市,是四川重要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一带一路”重要通道、全国物流重要节点城市,已建成3向7线铁路和1环8射高速公路,国道318线穿境而过,渝成遂、遂成绵两个交通循环圈交汇于此,形成水陆相连、空地一体、便捷高效、内畅外达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船山境内大小河流52条,纵横交错,遍布全境,河道总长度约450公里,其中,涪江由北而东南纵贯全境,出境后经潼南、铜梁于合川汇入嘉陵江,全长660公里,在市境内流程176公里,流域面积5134平方公里,在船山境内流程65公里,河道岸线长171公里,上起唐家乡万福村,下至老池镇樊哙山村,流经桂花镇、仁里镇、龙凤镇等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年均流量472m³/s。东有联盟河,在区内自成水系。除涪江外,集水面积 在7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有21条,总长143.1公里,全区水资源总量1.52亿立方米。
船山林业用地零星分散,连片面积一般在2公顷以下,且多分布在山丘上部和地楞土坎,坡度大,土层薄,肥力差,岩石裸露多,水土流失严重;现有林分以柏木为主,多为人工幼林,龄组结构、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比较单一。全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地带,除农作物和地衣、苔藓外,有乔灌草220多种,分属74科,其中乔木有130多种。区内分布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植物有:川铁、杪椤、杜仲、银杏、楠木、桢楠、红椿、青檀等。
船山地质构造简单,主要出露侏罗系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地层产状平缓。矿产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包括天然气、盐卤、砂金、页岩、砂石等矿藏,其中盐卤资源集中分布在桂花等乡镇,页岩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河沙、龙凤等乡镇。砂金、岩盐矿产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但特色矿产有较强优势,主要体现在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砾等矿产上,尤其是砖瓦用页岩、粘土岩分布广泛。主要产于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 地层中;砂金主要分布在船山西北部涪江流域第四系冲积物中,偶见矿化现象,远景储量小。探明天然气储量350亿立方米,盐卤储量42亿吨,开发前景好。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船山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主城担当、首位责任”,扎实开展“城乡融合提升年、产业项目攻坚年”活动,以“十大项目”“十大任务”“十大品牌”为引领,破解了一些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办成了一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事难事,船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6.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7%,“五经普”核增船山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18.47亿元,核增幅度居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排名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排名全市第一。遂宁船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扩区,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最终认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受到省委领导肯定性批示,农旅融合发展经验做法入选全省2024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优秀案例。
2025年,船山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两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部署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以实业兴市强根基、引客入遂增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活力、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持续推动思想“大解放”、打好发展“组合拳”、扭住改革“关键点”,以主城担当奋力推动船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遂宁“砥砺四十载,奋进两千亿”贡献船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