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宁省和河北省交界处,南与河北省青龙县和葫芦岛市绥中县接壤,北靠朝阳市喀左、朝阳两县,东临葫芦岛市兴城、连山两市区,西与凌源毗邻,是东北与关内连接的交通要道之一。建昌是革命老区,辽西第一党小组诞生在要路沟乡大英沟,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冀热察军区司令员段苏权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经在建昌这片土地上战斗和工作过,为建昌的解放和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昌历史悠久,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境内发现了世界上最早、距今1.6亿年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化石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真兽类哺乳动物“中华侏罗兽”化石;山嘴子红山文化遗址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齐名;东大杖子战国古墓的发掘打破了“山海关外无春秋战国时期古迹”的说法,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狼山、辽西屋脊大青山、“北方的小西藏”龙潭大峡谷等。建昌自然资源丰富,有集面积达百平方公里的河流15条,是大凌河、小凌河、六股河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具有“辽西水塔”之称,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境内有金、锰、钼、铁、石灰石等金属矿和非金属矿29种,多种矿藏都有相当规模储量。建昌是省级生态县,是全国绿化模范县、省造林绿化先进县、辽西生态绿化长廊建设优秀县,还是全国文明县城,全县总面积3195平方公里,有汉、蒙、回等25个民族聚居。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7亿元,同比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067万元,同比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2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2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2亿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170元,同比增长6.5%。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5亿元,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亿元,同比增长119.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8亿元,同比增长18.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615元,同比增长6.6%。 ——沿革。建昌一名源自北魏时期建德、昌黎二郡的首字。因北魏时,建昌受建德、昌黎二郡管辖,故取其二郡的首字为名。1946年建昌得到彻底解放,1989年由朝阳市划归葫芦岛市(1994年之前为锦西市)管辖。 建昌夏、商、周时期,分别为冀州、幽州和燕国领域。秦、汉时属右北平郡。汉末三国时期,岭上地区属鲜卑地,岭下归魏昌黎郡所辖。晋代,岭上归鲜卑字文部所属,东岭下、南岭下属昌黎郡管辖。南北朝时期属建德郡管辖。隋、唐时,分属柳城郡和河北道营州。宋代,岭上地区属“辽国”潭州龙山县,岭下地区属隰洲海滨县。元朝时,属辽阳行省大宁路。明朝,属京师大宁都司营州中屯卫,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大宁都司迁往侏定,建昌一带基本荒废(后名蒙古部牧场)。清朝时,先后属喀左旗、承德州。1914年,民国政府统一全国行政区划名称,因建昌与江西建昌重名,故改建昌县为塔沟县,后又改为凌源县。日伪统治时期改为凌南县,后又复名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