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招商视频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

地区
四川省 > 成都市 > 郫都区
浏览量
11
发布于
2024-05-16 15:49:18
区县介绍

郫都区位于成都市西北,古称“郫邑”,管辖面积395平方公里,2016年撤县设区,辖10个街道(镇),常住人口140万,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被称为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郫都视察,并给予深切关心和殷切期望。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郫都区战旗村视察,殷切嘱托“乡村振兴要走在前列、起好示范”。2022年,郫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亿元,位列赛迪全国百强区第84位,连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百强区。

钟灵毓秀之城。郫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古蜀国柏灌时期,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和长江上游农耕文明源头,拥有媲美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境内有古城遗址、鹃城遗址等文化古迹。古蜀五帝(蚕丛、柏灌、鱼凫、杜宇、鳖灵)郫都占其二,望帝教民农桑、丛帝治水兴蜀,奠定了“天府之国”基业,孕育了“川菜之魂”郫县豆瓣、“大唐贡品”蜀绣、川派盆景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兴旺之城。郫都区是全省首个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要承载地、全国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园区所在地,聚集了华为、京东方、新希望、东方电气等一批行业领军和世界500强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川菜产业、绿色氢能、影视文创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成都现代工业港获评四川十大产业园区,中国川菜产业城入选全省第二批特色产业基地,成都影视城落户首个国家级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建成全球最大单体摄影棚,是全省“一核多极”现代高科技摄影棚的“一核”所在。以科幻内容和场景为牵引,推进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建设,打造成都科幻中心。

乡村振兴之城。郫都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三个全国第一”(第一个区县乡村振兴技术导则、第一家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第一家区级乡村振兴公司),集成推进八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建成省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孵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培育出农科村等特色产业亿元村2个,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村占比达50%,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8:1,优于全国全省全市,获得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15项。

科创活力之城。郫都是一座创新基因丰富、创业氛围浓厚、创造能力迸发的都市新区,承担着全国众多改革创新试点任务,是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坚持改革赋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巧变120万平方米双创载体,聚集专业孵化器29家,培育双创项目1800余个,形成了“极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覆盖”的双创格局。成功举办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实现科创生产和消费双向赋能、同步升级。辖区科教资源富集,汇聚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大中专院校20所、大学生25万余人,吸引邓龙江院士等高层次人才66名,基点生物等75个项目就地产业化,入选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百佳案例。

宜居生活之城。郫都生态本底优越,上风上水、八河并流,是都江堰精华灌区,建成402公里“可进入、可参与、可感知、可阅读”的生态绿道,菁蓉湖等7个城市公园成为市民休闲首选地,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5天,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碧水蓝天典范城市。交通外联内畅,成灌高铁、地铁2号及6号线、有轨电车蓉2号线“多轨融合”,完成“三隧一互通(蜀信路、望丛祠大街及望帝路下穿工程,五环路郫都东全互通改造工程)”工程,建成“三高(成灌高速、绕城高速、第二绕城高速)两快(沙西线、羊西线)”骨干道路。功能品质完善,建成佛罗伦萨·奥特莱斯、蜀都万达等高品质商圈,聚集嘉祥、爱思瑟等一批优质名校,拥有华西上锦医院、363医院等知名医院,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形态初步呈现。

新时代的郫都区,将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实施科创兴城、工业强区、开放协作、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幸福美好生活“六大战略”,加快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篇章贡献郫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