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招商视频

江北区

地区
重庆 > 重庆市 > 江北区
浏览量
18
发布于
2024-05-20 11:50:30
区县介绍

江北区由1955年重庆市第二区更名而来并沿用至今,地处长江、嘉陵江之北,自西向东呈长条型带状分布,长江岸线49.5公里、嘉陵江岸线19.6公里,面积220.8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3个镇,常住人口92.6万人、城镇化率99.3%,荣膺“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蝉联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有登康冷酸灵牙膏、塔山牛皮席、五宝窖酒等特产。 文化深厚。战国末年为巴郡首府及江州县府所在地,盘溪无铭阙、测候亭等古迹遗存丰富,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兵工文化交融相汇,保定门、三洞桥、寸滩老街等串成“文化珍珠链”,不夜九街、北仓等文创项目丰富多元,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星罗棋布,拥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55处,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9项。大夏政权创建者明玉珍的皇帝墓现存江北嘴,是重庆历史上唯一一座帝陵。现代中国画大师徐悲鸿曾在盘溪石家花园居住并筹建中国美术学院,在此创作《巴人汲水》《巴人贫妇》《群奔六骏》等经典名作。蜀都中学由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于1944年创办,是当时江北地区发展党员较多、开展党的活动的主要集中地。

(九街高屋)经贸繁荣。主要经济指标向上向好,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3亿元、增长3.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社零增速、商品销售总额、存贷款余额、区级税收总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居全市第1;2023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6.9亿元、增长5.6%,总量全市第3、增速中心城区第1,实现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商品销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口径税收、区级税收“5个总量全市第1”,社零增速全市第1。支柱产业强劲有力,金融业不断壮大,落户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投用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聚集金融机构近500家、其中全国及区域性金融总部93家,金融资产规模约3.5万亿元,存贷款余额1.96万亿元,境内外上市(过会)企业15家,上市企业数量、市值均居全市第1;商贸业加速转型,中環万象城、长安文化国际商业街等13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重点项目在建,观音桥商圈日均人流量约50万人次、节假日达90万人次;工业提质发展,汽车、电子电器强势拉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逐步崛起,深蓝、赛力斯、阿维塔新能源汽车产品市场热销,年产能百万台的海尔洗碗机生态工厂6个月建成、10个月投用;数字经济发展方兴未艾,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数字重庆江北区应用开发中心投入运营,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网络零售额占全市1/3。

(江北嘴半岛)城市秀美。长江与嘉陵江两江环抱,铜锣山与明月山黛青水秀,主城绿肺铁山坪入选“重庆十大新名片”,鸿恩寺森林公园成为主城观景台,五宝镇蕴含生态绿色之美,镶嵌出一幅天然的“两江(长江、嘉陵江)三山(铜锣山、明月山、鸿恩寺城市山体)四景(街景、江景、绿景、夜景)五河(栋梁河、御临河、双溪河、朝阳河、盘溪河)”风景图。城市提升彰显品质,总投资56.7亿元的北滨路东延伸段生态综合修复工程开工建设,相国寺滨江公园、盘溪河滨江公园、江北嘴江滩公园、星悦活力湾、洋炮局文创生态湾“三园两湾”全面亮相,18公里江北嘴江滩公园投用即成“网红打卡地”,不夜九街成为“夜经济”地标。

(鸿恩寺公园)开放活跃。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等开放优势叠加,拥有全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寸滩保税港、全国最大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果园港,每年常态举办江北嘴新金融峰会等一批具备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活动,2023年上半年完成进出口额469.9亿元、占全市13.1%。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西部唯一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全市首家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落户扎根,南洋商业银行、中国中铁西南区域总部、京东集团战略合作项目、炬玺旗华等大商好商相继落地,截至2023年6月末,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1.5万户。

(寸滩保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