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
渝中区
渝中区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两江环抱、形似半岛。全区水陆域面积23.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08平方公里,辖区11个街道办事处、79个社区居委会、1个社区工作站,全区常住人口58.8万人。相继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渝中是重庆的“母城”。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100年解放碑,积淀了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厚重的人文底蕴,孕育了重庆的“根”和“源”,浓缩了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展现着“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的魅力神韵,在老重庆人心中“到渝中就是进城”。 与此同时,依托中国西部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解放碑、亚洲最大的单体商业龙湖时代天街,渝中形成了解放碑、大坪两大“百亿级”商圈。与前述各种消费新地标、新空间形成合力,进一步激发了母城的商业活力。
此外,渝中还是重庆唯一集自贸试验区、中新项目承载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先行示范区、中央商务区为一体的中心城区。是重庆开放发展的前沿高地。这里汇聚了13家外国驻渝领事机构、以及10余家国际机构和组织、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占全市二分之一、是重庆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区,当之无愧是“重庆的世界窗口”、展示着“世界的重庆形象”。
西南首善、重庆母城、都市中心,今天的渝中,继续融合和发扬着开放包容、勇于奋斗、敢于创新的山城性格与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勇立潮头,敢做新重庆的建设者和弄潮儿。
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区委直接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区政协监督支持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疫情、战高温、战旱情,着力稳住经济大盘、稳定社会大局,推动“四化”现代都市、“四区”首善之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现代服务业引领区更有质量。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60.9亿元、增长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万元,每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77.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0.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9.6亿元、稳居全市第一。经济密度、投资强度、消费热度均居全国中心城区前列。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千亿元,金融业增加值、保费收入、绿色金融规模、跨境结算量领跑全市。税收亿元楼宇达40栋,获中国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标杆城区第14强。——历史文化传承区更富特色。弘扬传承红岩精神,“红色三岩”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荣获全国十佳案例。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焕新开放,再现“西南大区”传统风貌。“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荣获“中国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优秀城市”。——创新开放窗口区更具示范。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汇保通”汇率避险在全国复制推广,“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等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市示范推广。世界500强新增马士基等新面孔。驻渝总领馆再添新成员缅甸。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等18项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市场主体总量达11.14万户、增长5.6%。荣获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先行示范区。——美好城市示范区更显质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达到5.34万元,总量居全市第一。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文旅产业发展2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在全市领先。获批全市唯一国家首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连续11年保持全国文明城区称号。成功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渝中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之年。我们既要认清形势、直面挑战,更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着眼大局大势,疫情防控转段,特别是中央五大宏观政策含金量高、惠及面广,五大重点任务指向性明、预期性强,我们迎来顺势而为的重大利好。服务全市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机遇、稳投资促消费等政策机遇、市场预期逐步好转等市场机遇叠加,我们拥有乘势而上的难得机遇。审视渝中一域,国家赋予了首批城市更新、服务业扩大开放等系列试点优势,市里明确了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等诸多定位优势,自身积淀了重庆行政中心、百年开埠开放、千年历史母城、千亿现代服务产业等独特发展优势,我们具备聚势而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对照坐标系、找准新方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区委的安排,坚持创新思维、振奋精神,唯实争先、比学赶超,为全市发展大局贡献更多渝中力量。今年(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精神,按照区委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持续提振信心,持续扩大内需,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十大提振行动”,加快建设“四化”现代都市,打造“四区”首善之地,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渝中发展新篇章。今年(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