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招商视频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地区
四川省 > 雅安市 > 芦山县
浏览量
10
发布于
2024-05-20 15:31:37
区县介绍

芦山县,隶属于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与邛崃、大邑接壤,西与宝兴、汶川毗邻,南与雨城、天全相接,是雅安东融成渝“北大门”、西向拓展“大节点”,全县幅员面积1191.2平方公里,辖6镇1乡1个街道,33个村(社区)238个村(居)民小组。县城距雅安33公里,距成都156公里。 2022年末,全县总人口数44844户117043人。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9.57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26.95亿元,增长5%。

历史概况芦山县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氏族部落在此生息繁衍,从事狩猎和农耕。夏为梁州之域,商为氐羌地,周属雍州,后为青衣羌国地(或说蜀国地)。公元前316年建县以来,县名历经青衣、汉嘉、阳嘉。战国后期,秦惠文王时汉嘉、始阳、卢山、泸山、芦山更替。芦阳镇历为西部都尉、蜀郡属国都尉、汉嘉郡、县的治地,亦是红军建立的川康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至今已有2300余年历史。芦山自秦置青衣道至蜀汉阳嘉县,境域包括今芦山县全境和宝兴、邛崃、名山的部分地。唐、宋、元时,县境包括今宝兴县灵关,邛崃市火井,大邑县唐王坝、白杉岗等地。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全杨、高土司侵占现双石、宝盛、太平、大川,辖地缩为现龙门镇以南。1951年1月,将太平山区划归芦山县。

人文概况人口2022年末,全县总人口数44844户117043人,其中城镇总人口数71926人,乡村总人口数45117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芦山县常住人口为99824人。民族芦山县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荣誉称号芦山县先后荣获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2021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川渝生态气候标志·巴蜀气候康养地、首批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县、四川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第十一届四川省双拥先进县、四川生态气候康养县、四川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省级健康示范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四川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县等称号。自然资源生物资源芦山县森林面积90872.22公顷,活立木储量860.64万立方米,竹林面积6488.2公顷。芦山县有大、小熊猫,金丝猴.羚羊、苏门羚、贝母鸡、水獭、布氏哲罗鲑以及兰花等珍稀观赏动植物。水能资源芦山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岷江水系,芦山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岷江水系,境内556条大小河沟汇入青衣江,流域面积大于50km²的河流有8条,其中流域面积50~1000km²的6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km²的2条。按地形及北南山势走向分别汇集为黑水河、黄水河、铜厂河、小河子、白石河、太平河、清源河等支流,再汇成芦山河干流,向南流入青衣江。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7.25万kw,可开发量44万kw,占理论蕴藏量的76.9%,已开发36.447万kw,占可开发量的82.8%。矿产资源芦山县矿产资源以红花岗石闻名,加之黑色、绿色花岗石和汉白玉大理石矿储量达10亿立方米以上,金属矿以铝土矿为最,储量8000多万吨,其中富矿占三分之一;煤炭储量7300万吨。森林资源据2015年芦山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芦山县林地面积103424.10hm²,其中:有林地面积90872.22hm²(乔木林地84384.02hm²,竹林6488.20hm²),占林地面积87.9%;疏林地面积0.69hm²;灌木林地面积8037.51hm²,占林地面积7.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970.60hm²,占林地面积2.9%;苗圃地面积6.80hm²;无立木林地面积761.06hm²,占林地面积0.7%;宜林地面积773.93hm²,占林地面积0.7%;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1.29hm²。全县活立木总蓄积860.64万m³(其中乔木林蓄积853.16万m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1%),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6.76%、林木绿化率为84.03%。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8.025%。动物资源芦山县复杂的地理条件,茂密的森林植被,丰富的食物资源,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造就了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种类多样的野生动物资源。有大熊猫、小熊猫、扭角羚、牛羚、麝、猕猴、鹿等珍稀兽类,有黑颈鹤、蓝马鸡、红腹角雉、白腹锦鸡、贝母鸡、猫头鹰和岩雕等珍稀鸟类,另有多种蛇类和鱼类。植物资源芦山县地处盆地西缘,水热条件好,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境内分布有红豆杉、桢楠、润楠、珙桐、光叶珙桐、麦吊云杉、油麦吊云杉、领春木、连香树、水青树、圆叶玉兰等珍稀植物。植物种类繁多,全县常见树种主要有冷杉、云杉、铁杉、水杉、杉木、柳杉、马尾松、湿地松、柏木、青冈、栲、麻栎、石栎、樟树、木姜子、檫木、黑壳楠、枫杨、桉树、桤木、木荷、柃木、桦木、灯台树、冬青、化香、杨树、梧桐、构树、喜树、漆树、山核桃、山茶、红梅、黄柏、杜仲、厚朴、茶、板栗、柑、柚、银杏、猕猴桃、李、桃、梨、枇杷等;主要竹种有毛竹、慈竹、斑竹、刺竹、白夹竹、箭竹、金竹、水竹、麻竹、绵竹、龙竹等;主要灌木有悬钩子、盐肤木、铁仔、杜鹃、马桑、蔷薇、芍药、火棘等;主要草本有巴茅、丝茅、禾草、蕨类、蒿、鹿耳韭、山油菜等。土地资源2017年底,全县耕地面积约为8403.88公顷,已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相关资料已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面积为700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800公顷。

地理概况行政区划芦山县辖6镇1乡1街道:飞仙关镇、双石镇、太平镇、大川镇、龙门镇、思延镇、宝盛乡、芦阳街道。下辖33个村(社区),其中社区7个,村26个;238个村(居)民小组,其中居民小组55个,村民小组183个。地理环境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周山区西缘,雅安地区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与汶川县连界,东北与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毗邻。地跨东经102°52'至103°11',北纬30°01'至30°49'.县境南北长86.6公里(飞仙关至断头岩),东西宽:北部为24.4公里(芦、崇、大三县(市)交界点至二十四凼),中部为19.42公里(芦、大、邛三县(市)交界点至大瓮顶),南部为17.2公里(芦、邛、雅三县(市)交界点至六台山)。幅员面积1191.14平方公里。县城距雅安33公里,距成都156公里。【气候】芦山县属中纬度内陆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多年平均气温15.9℃,平均降水量1276.7mm,平均日照时数887.2小时,平均无霜期日数331天。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5~9月,以7、8月最多。【地形地貌】芦山县为北高南低,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山峦地貌。 以县境中部的围塔山为界, 山北和东部为中高山区, 谷深坡陡, 平均海拔 2000 米以上, 占全县幅员面积的 90% 以上。 山南地形开阔, 平均海拔 1000 米以下, 为低山河谷区, 面积约 80 平方公里。北端大雪峰海拔 5364 米, 南端熊河坝海拔 621 米, 相对高差 4743 米。 全县有大小河流溪沟 556 条, 其中流域面积在 3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1条, 按地形走向汇成干流———芦山河。 芦山河古名青衣水, 发源于县北断头岩, 全长 128. 5 公里, 源头与出水口落差 3078 米。 宝兴河由县西北入境穿越思延镇于三江 口汇入芦山河, 向南流经飞仙关镇, 在飞仙关镇 南端与天全河汇流后称青衣江。【水文】芦山县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玉溪,在芦山县城南的三江口与宝兴河相汇后汇入青衣江。长113千米,流域面积1397平方千米,河口流量55.81立方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