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街道)315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6万人。 历史文化厚重。隋唐时期置扶阳县,元至元十五年置水特姜长官司,明万历三十三年改置安化县,民国三年(1914年)更名德江县,境内遗存隋朝庸州治所等遗址128处,有贵州教育先贤田秋、清代官任辰州知府王三极等名人志士。1934年6月,贺龙率红三军在枫香溪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播洒革命火种;中共黔北工委为贵州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德江被称为“傩戏之乡”,傩堂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德江炸龙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区域中心枢纽。地处遵义、铜仁和黔江版图构成的三角几何中心,是黔东北区域腹地中心,省“十四五”规划将德江作为重要区域性支点城市来布局。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住建部正式批复德江为黔东北区域交通枢纽型中心城市。水路空交通发达。铜仁(德江)机场建设快速推进;有杭瑞、德务、德沿、德余(在建)4条高速公路过境,乌江共和500万吨级港口通航;根据国家和省规划,昭黔和涪柳铁路在德江交汇,水陆空综合立体交通网正逐步成型。
农特产品丰富。获中国绿色生态天麻之乡、国家花椒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称号,是全省十大肉牛发展重点县之一。德江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德江复兴猪”是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目前,全县肉牛存栏17.53万头、累计种植天麻78万平米,花椒有效管护面积11.16万亩。生态环境优美。县域自然生态良好,乌江流经5个乡镇47公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达4.8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3.57%,是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和文明城市,是市级打造的乌江生态经济融合区重要节点城市。
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0.32亿元、增长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7.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2.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6.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9亿元,同比增长7.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040元和12702元,分别增长4.9%和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