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省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宣传视频
新疆省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宣传视频
新和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阿克苏地区中部;314国道、库阿高速和南疆铁路横贯县境,距库车机场25千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新和县行政区划总面积5820.46平方公里,辖乡(镇)8个,片区管委会1个,社区8个,行政村122个。2022年末全县总人口22.57万人。 【历史变革】658年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升格为大都护府;公元前16年,西域都护府已经从乌垒城迁至龟兹它乾城。清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新和属阿克苏道库车直隶抚民厅西乡辖地。1922年设托克苏县佐。1930年10月27日,改托克苏县佐为托克苏县。1940年沙雅县大尤都斯庄被划拨给托克苏县。1941年,托克苏县更名为新和县,意取新疆和平。1949年9月,新和县和平解放后仍属阿克苏地区至今。 【发展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地委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做好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农民人均增收上实现新作为、在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上展现新担当,在新征程上奋力开创平安和谐富裕美丽新和新局面! 【文化旅游】新和县境内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现存乌什喀特古城、通古斯巴西城址、托乎拉克艾肯石窟、拓厥关等文物古迹65处,10万亩屯田遗址被授予“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乌什喀特古城出土的“汉归义羌长印”“李崇之印”是见证中国作为各民族发展形成国家、中华民族作为多民族融合民族的国宝级文物。民间乐器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和赛乃姆、维吾尔族木雕技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依村被授予“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塔什艾日克镇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享有“龟兹故地,白马古河,东汉都护,安西首镇,千年新和”的美誉。
【自然资源】新和县位于世界三大巨型成矿域之一的古亚洲成矿域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域内已发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7个矿种,其中金属矿产1种(铜),非金属矿产4种(盐、石膏、页岩、砂石),能源矿产2种。其中铜矿、盐矿、石膏矿、页岩矿、砂石矿资源量未探明,仍处于勘查阶段(前景一般);域内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英买力、羊塔克、玉东三个区块为“西气东输”主气源地,已探明含油面积155.6平方千米,原油地质储量10978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950.5亿立方米。县域水资源量为7.3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57亿立方米,主要来自渭干河。我县仅砂石非煤矿产处于开发利用状态中。县域内有五一水库一座,库容为3900万立方米,为调节水库。湖泊一处(依干库勒湖)。【经济发展】2022年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7.76亿元,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8亿元,增长2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5亿元,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9亿元,下降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05元,增长2.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0元,增长6.2%。【自然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11.4℃,年总降水量33.6(毫米)。优良天数173天,占全年天数50.6%,主要污染物为PM10。数据来源:《新和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