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传片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传片
连城县简称“莲”,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置县,地处福建省龙岩市北部,总面积2579平方公里。全县现辖12镇5乡,即莲峰镇、庙前镇、新泉镇、朋口镇、莒溪镇、文亨镇、姑田镇、北团镇、林坊镇、曲溪乡、宣和镇、隔川镇、罗坊乡、揭乐乡、塘前乡、四堡镇、赖源乡,共248个村(社区),县政府驻莲峰镇。据2022年年末统计,全县户籍人口344542人,常住人口25.1万人,通行闽西客家话。先后获得“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之乡”“中国客家硒都”“中国优秀旅游县”“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客家美食名城”“中国温泉之城”“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县”“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和“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等荣誉。 连城是红色圣地。是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21个组成县之一,毛泽东领导红四军开展了著名的“新泉整训”,成为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起点。 连城是客家祖地。是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和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境内客家文化积淀丰厚,有中国传统村落1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个,雕版印刷等8项民俗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连城是生态福地。是九龙江、汀江、闽江的主要源头之一。“动植物资源的天然基因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主体坐落连城。森林覆盖率达81.49%,居全省第4、全市第2。 连城是旅游胜地。拥有冠豸山、培田古村落、天一温泉度假村等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1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培田古村落被誉为“耕读传家、民间故宫”。 连城是美食天地。是“中国客家美食名城”,拥有全国名菜48道,省级名菜、名点68道,最为著名的是隔水清蒸连城白鸭。 连城是创业宝地。龙岩冠豸山机场坐落城区,航班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7地,3条铁路和2条高速公路过境连城。形成以新型建材、稀有稀土、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导,新材料、健康体育、锂电池、新型显示、文旅康养、地瓜等产业协调发展的“3+6”现代化经济产业体系。2018—2022年,连城县连续五年获评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2亿元、比增4.7%;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1.6亿元、同口径增长1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9亿元、同口径增长1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亿元、增长5.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9万元、2.2万元,分别增长5.2%、8.1%。2023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1.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6.8%。
连城本唐长汀县地尝置莲城堡,宋元符(1098~1100)间置莲城堡,仍属长汀县。绍兴三年(1133)长汀县尉虞观提请汀州知事郑强析长汀县的莲城堡及古田乡2个里(河源下里、表正里)4个团(北团、南顺团、姑田团、席湖团)置莲城县,以县公置驻地莲城堡得名,隶属汀州。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升汀州为路,隶福建行中书省,至正六年(1346)改莲成为连城(莲城改为连城),《福建省通志》记作至元十五年(1278),《连城县志》(民国版)记作至正六年(1346)邑人罗天应粦、陈积万起义之后)。明洪武元年(1368)改汀州路为汀州府。连城隶属于汀州府。清顺治三年(1648)八月,清兵入汀州,隶属依旧。 民国2年(1913),废府级建制,省下设道,连城属西路道(后改称汀漳道)。民国17年废道,直隶福建省。民国19年至22年,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区21个县之一,先隶属于福建省闽西苏维埃政府,省苏成立后,属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辖。红军北上后,民国23年4月,民国政府在全省共设立10个行政督察区,连城属第八行政督察区。督察区专员先暂驻连城,后移驻长汀。次年10月,全省10个区压缩为7个区时,连城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32年9月8日,调整行政督察区辖境,全省划为8个区,连城属第七区,专署驻长汀。民国34年,全省8个区调整为9区,连城仍属第七区。民国36年由9个区又压缩为7区,连城为第七区所辖,专署驻地移龙岩。、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第八军分区驻连城县军事代表团接管连城。11月7日,军事代表团发布公告,宣布实行军事管制,归属第八行政督察区所辖。1950年3月,第八行政督察区改称龙岩专区,1970年改称龙岩地区,连城隶属仍旧。 全县现辖17个乡镇,即莲峰镇、庙前镇、新泉镇、朋口镇、莒溪镇、文亨镇、姑田镇、北团镇、林坊镇、曲溪乡、宣和镇、隔川镇、罗坊乡、揭乐乡、塘前乡、四堡镇、赖源乡,共245个村(社区),县政府驻莲峰镇。2022年年末统计,全县户籍人口344542,通行闽西客家话。
连城县,简称“莲”,地处于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是革命老区,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连城县位于武夷山南段东侧,介于北纬24°13′—25°26′,东经116°32′—117°10′。境内中部偏西是一片自北向南的串珠状河谷盆地,东及东南部为玳瑁山脉的梅花山中山区,约占全境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势较高,岗岭重叠,群山起伏,峰壑纵横,涧流密布,其中曲溪的将军山是县内水流三江的起源,它孕育了境内似网状叶脉辐射四周的溪流,分汇闽江、汀江、九龙江奔腾入东海和南海;西部为武夷山支脉的松毛岭次中山区,峰峦耸峙,形势险要,成为处于长廊盆地中的县城西北部屏障,松毛岭亦成了与邻县长汀的自然分界线。全境多为低山丘陵盘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 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万物茂盛,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基因库。境内各地年均气温13.8℃—19.5℃之间,县城为18.9℃;年平均雨量1734.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60.7小时,全县降雨量大多集中在梅雨期,其次为春季;年平均水汽压18.2百帕,相对湿度78%,年中各月相差不大,3-6月为80—82%,10—2月较小,变化在75—79%之间,全年无霜期通常为291天。 1、农业资源 (1)耕地;耕地面积16953.13公顷。可种植双季稻、甘薯、花生、烤烟、慈菇、席草、苎麻、高海拔无公害蔬菜产果用瓜及水生农作物等。现有水果面积7405公顷。 (2)林业:连城县林业资源丰富,属我国南方36个重点林区之一,现有林地面积325.4万亩,36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48.2亩笋竹两用生产基地,亩立竹量132株。森林覆盖率82.8%,居全省首位;立木蓄积量1281万立方米,立竹量5000多万根,居闽西之首。 (3)渔业:全县水域面积4.88万亩,其中中型、小(一)、小(二)型水库23个,库容3893立方米。已开发内陆养殖面积14267亩,其中,高优养殖(鳗、鳖鱼、螺旋藻)500亩。淡水养殖品种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鳗鱼、鳖鱼、罗氏沼虾等二十余种鱼类及螺旋藻。 (4)畜牧家禽:连城白(鹜)鸭、三黄鸡、白鹅等。其中连城白(鹜)鸭又名白鹜鸭、乌嘴鸭,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鸭种,据《连城县志》记载,在连城已繁衍栖息百年以上,具有独特的“白羽、乌嘴、黑脚”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遗传性能稳定,是我国稀有的种质资源。被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被称为“全国唯一的药用鸭”。现有原种场一个,扩繁场3个、十多个商品基地,年出栏量达几十万只。 2、矿产及水利和地热资源 连城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矿种33种,主要有: (1)煤:储量2800多万吨,分布在揭乐、北团、罗坊、庙前、莒溪、赖源等乡镇。 (2)金属矿:①稀土矿储量11.7万吨,主要分布在四堡乡和宣和乡。②铁矿储量110万吨,分布在莒溪、庙前、文亨、北团等乡镇。③铅锌矿储量6.9万吨,主要分布在庙前镇。④钨矿、锰矿储量分别为2089和24万吨,主要分布在庙前镇。 (3)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瓷土、膨润土、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磷、钾长石、萤石、辰石、砾石、硫磺矿、云母等,其中瓷土储量200.1万吨,分布在李屋、曲溪、赖源、莒溪、朋口等乡镇。 现已开发矿种20余种,形成省、市、县、乡、村、私营矿产资源开发格局。 3、水利资源 水利资源丰富,年径流量2.5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18万千瓦,发电量8.17万千瓦,年可发电3.51亿千瓦小时。已开发中、小型水电装机容量4.04万千瓦。地下水总量7.41亿立方米,其中地热水储量2585立方米。 4、地热资源 境内温泉有姑田丰头、文亨汤头、莒溪和新泉共计8处。新泉的温泉,泉源丰富,溢出量大,分布面积广。从新泉大溪、小溪至芴山旁,均有泉脉相通。旧志名胜卷中记载说:“如清济贯浊河,伏而复现,奇矣!”王玺则以诗描述新泉的温泉:“温云生怪石,暖气溢平沙,擣练宵涵月,烹丹晓映霞,最怜堪涤垢,新德藉光华。”目前龙岩市恒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广邀海内外规划设计机构,全面开发新泉温泉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