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市招商视频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市宣传视频

地区
黑龙江省 > 牡丹江市 > 东宁市
浏览量
36次
发布于
2024-06-04 11:43:35
区县介绍

 东宁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面积7139平方公里,地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特征,辖6镇102个行政村,截止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96258人,同比下降1.1%。其中:城镇人口125301人,非城镇人口70957人。全市人口出生率3.1‰,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长率-2.7‰。自然环境良好。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6℃,有效积温2900—3000℃,无霜期150天,年均降雨量495毫米,素有“塞北小江南”美誉。  物产丰饶,是全国万两黄金县(市)和全国百名重点产煤县(市)之一,盛产滩头鱼、大马哈、松茸等名贵特产和山珍。东宁要塞、五排山城遗址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林覆盖率达85.3%,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区位优势独特。  东宁区位优势独特,北距绥芬河市50公里,南距珲春市240公里,距哈尔滨市519公里,东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39公里,距俄十月区24公里,距俄远东最大铁路编组站乌苏里斯克市53公里,距黑龙江省进入太平洋的最近出海口和俄远东最大旅游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海参崴)153公里,居中俄朝三角交界地带的中心,是贯通陆海联运出海口、对接“龙江丝路带”最南端的节点城市和东北亚国际贸易大通道上的交通枢纽。   百姓生活富裕。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888元,同比增长3.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960元,同比增长3.1%。 经济发展活跃。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0918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15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7232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32470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为39:21:40。  东宁是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法治先进县(市)、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市)和全国重要的二战文化城市。从2004年至2012年连续9年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县(市)。

 东宁,清末设治,以其地居宁古塔东部而得名,《满洲.地名考》记载:是为了祈祷东方安宁,故名东宁。是黑龙江省设治较早的地方之一。渤海国时期,属率宾府。金元时期 ,由于战争滋扰,居民被全部迁走。清朝时期,为保护满族祖先的发祥地,禁止各族人民进入。因此,一直荒凉几百年。至咸丰、同治时期,才再有人进入。清代属宁古塔副都统辖区。1881年(清光绪七年),宁古塔副都统派员于三岔口地方设招垦局,招民垦荒。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将招垦局改为招垦总局。1903年1月11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清廷批准,撤销招垦总局,于三岔口地方设置绥芬厅。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批准,将绥芬厅升改绥芬府,移驻宁古塔城,另于三岔口设置东宁厅,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将东宁厅改为东宁县,1914年6月隶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2月,撤销道区,由吉林省直辖。时为三等县,全县总人口3.3万人。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改隶滨江省,1937年7月划归新设之牡丹江省管辖。1939年6月1日,将东宁县北部和穆棱县细鳞河地区划出,设置绥阳县(县政府驻绥阳镇),同时将东宁县城移至小城子,改为东宁街。1943年10月后,先后改隶东满总省和东满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绥宁省,后改隶牡丹江专区,再改隶牡丹江省。1948年7月,划归松江省管辖。同年10月4日,松江省政府决定,撤销绥阳县,并入东宁县,县政府移驻绥芬河镇。1952年4月28日,松江省政府批准,将东宁县政府迁回东宁镇。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956年3月,划归新设立的牡丹江专区(1967年改为牡丹江地区)。1975年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将绥芬河镇划出改设绥芬河市(县级)。1983年9月3日,撤销牡丹江地区,改由牡丹江市领导。2015年12月,东宁撤县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