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州区古称鬱林州,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设治于今玉州区玉城街道属地,并建筑州城。民国元年(1912年)鬱林直隶州改为鬱林府,民国2年(1913年)鬱林府改为鬱林县。1952年撤兴业县并入鬱林县,1956年鬱林县改为玉林县,1983年10月撤销玉林县,设立玉林市(县级)。1997年4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同时撤销县级玉林市,原县级玉林市分设兴业县、玉州区、福绵管理区(今福绵区)。玉州区东接北流市,西南连福绵区,东南靠陆川县,北邻兴业县。全区总面积338.74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3个镇,32个社区和54个行政村,辖区常住人口72.8万人,户籍人口62.92万人(含玉东新区茂林镇为4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90万人)。全区基层党组织1589个,党员 22743名。 玉州自古是西南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商贸历史悠久,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玉商文化、乡贤文化,塑造出“敢为先、善创业、尚包容、重务实”的玉州精神,享有“岭南都会”“千年商埠”等美誉。 机械制造产业持续壮大。辖区内拥有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玉柴集团,我区以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为平台,培育了科创新材料、华原过滤、嘉德机械、玉柴机器配件制造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华原过滤等2家机械制造业企业已上市。引进了同德未来计算机、银轮环保等20多家企业入园,其中长源东谷、埃贝赫等入园项目已建成投产,同德未来计算机、玉柴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已实现上规入统,带动工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医药健康产业兴盛发达。全国最大的封闭式中药材交易市场——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座落于此,是全国首批十七家国家级中药材市场之一,是广西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率先创建的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是玉林市实施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地,于2014年升级为市级园区,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广西A类产业园区,成功引进了康臣药业、大参林药业、柳州医药等一批企业入驻,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转移打下了坚实基础。 商贸物流产业繁荣通畅。辖区内相继建成了骑楼街、美食街等商业街区以及大润发广场、金城中心、百花汇购物广场、万达广场、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家居商城、玉林文化旅游美食城等一大批重大商贸项目,云天民俗文化城、硃砂垌客家围屋、仁东鹏垌村等旅游景点影响力不断扩大,玉林宏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非公有制经济日趋活跃。注重发展非公经济,通过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主导作用,促进非公经济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发展,非公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辖区内现有非公企业约2.75万家,个体工商户7万多户,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格局。
近年来,玉州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打造高品质中心城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三五”期间,玉州区GDP从365.81亿元增长到497.54亿元,年均增长7.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6%。2004、2005、2006、2008、2009、2011、2012、2016、2017、2019、2021年获评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城区(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累计11次获此殊荣。连续五年(2015、2016、2017、2018、2021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获评为广西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县;2020年,获评广西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县(市、区);2021年获得“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称号;2021年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获自治区评为“好”的等次。2022年,玉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玉林市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文化兴区、生态美区、法治安区”五区战略,大力开展“十个年一活动”(深化改革攻坚年、产业发展攻坚年、重大项目建设攻坚年、乡村振兴攻坚年、公园城市建设攻坚年、财政运转攻坚年、社会治理提升年、民生保障提升年、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干部作风建设暨能力提升年、学用政策促发展活动),持续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5.01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一产23.49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玉林市第一;本级固投239.45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玉林市第一。入选“2022中国西部百强区”;获评为“2021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获命名为自治区第五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连续九年获命名为广西“平安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玉林牛腩粉产业园获命名为广西第二批轻工园并成功开园,目前已签约15家企业,入驻6家,主要发展牛腩粉、预制菜等健康食品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玉林牛腩粉饮食特色商业街等3条特色商业街实现开街,成为自治区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获得广西第一批粮食生产激励奖、广西农林牧渔丰收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完成新签约项目27个,合同投资额139.16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4.62%。其中玉林两湾产业园PPP项目、南宁至玉林铁路制梁场项目到位资金超10亿元。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大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留抵退税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国家税务总局领导的肯定性批示,辖区内市场主体首次突破10万户。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入选“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示范项目”;打造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黄鸡,其公用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参皇集团进入2022年广西民企100强;仁东镇鹤林村被评为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完成968条背街小巷改造和24个口袋公园建设,打通了新民桥等一批断头路,完成725户老旧小区改造,城区空气质量持续优良,全年城区空气优良率达96.2%,城市功能品质更加优化,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大兴教育深入推进,成立十二大教育集团,新建一批幼儿园,完成东成小学西校区改造等一批改扩建工程,增加学位6272个,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党建+网格化+数字化”社会治理工作经验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等自治区领导调研时的充分肯定。禁毒“九个一”工作法得到国家禁毒办禁毒工作简报印发。群众安全感排名全市第一,进入广西第一方阵。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年培育自治区级党建示范点4个、市级示范点25个;作为八个县(市、区)唯一代表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北辰社区妇联获评为“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仁东镇鹏垌村获评为2022年度自治区清廉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