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区招商视频

山西省云岗区招商宣传视频

地区
山西省 > 大同市 > 云冈区
浏览量
8
发布于
2024-06-07 15:54:50
区县介绍

大同市云冈区是经国务院批准,按照省政府关于同意我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正式设立的,以原城区的西花园街道、老平旺街道,原南郊区的高山镇、云冈镇、口泉乡、平旺乡、西韩岭乡、鸦儿崖乡,原矿区的行政区域为云冈区的行政区域。 云冈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市西南部,东邻平城区、云州区,西接左云县,南连怀仁市,北依新荣区,总面积737.81平方公里,辖4乡2镇,94个行政村,21个街道,152个社区,常住人口683627人,城建595370人,乡村88257人,总耕地面积25.22万亩。 气候特点:风多雨少、四季分明。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暂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温差较大,冬、秋两季盛行西北季风,多年平均气温6.4℃,无霜期年平均1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82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96.4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7月至9月,7月、8月最多。 山川地貌:地势起伏、形态多样。地处黄土高原东缘,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中小起伏丘陵山区,区内被口泉断裂分成西北部和东南部,西北部为起伏较大的山区,约占总面积的64%;东南部为略有起伏的平原区,属大同盆地,约占总面积的36%。区内主要山脉有塔儿山、七峰山、武周山、红桃山,诸山相连,属阴山山脉,最高海拔1714.1米。区内主要河流有御河、口泉河、十里河、甘河、于家园河和峰子涧支沟等交汇于桑干河,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流域内土地肥美。 历史传承:历史悠久、源远留长。远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时境域为北狄人所属,西汉置平城县,辽重熙十三年设西京大同府,下置大同县。此后历金、元、明、清及中华民国,境域均属大同县辖。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属大怀左县。解放战争时期属西大同县。新中国成立后,区划变化频繁,1970年分别设南郊区、矿区,2018年5月由原矿区、原南郊区按照全市行政区划调整布局建区。 文化遗产:古迹众多、闻名遐迩。辖区内文物古迹众多,全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50处,其中国家级3处(云冈石窟、禅房寺砖塔、“万人坑”遗址纪念馆),省级28处。云冈石窟是我国现存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代石群之一,是极其珍贵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云冈域旅游景点配套项目。此外,禅房寺砖塔、鲁班窑石窟、吴官屯石窟、辛寨龙王庙、高山古城遗址、焦山寺石窟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众多考古学家慕名而来;张留庄地秧歌、云胜锣鼓、郊城道琴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云冈区散发出浓厚的艺术气息。 区位特点:交通发达、生活便利。区境地处城市近郊,是大同市南大门,距云冈机场30公里,大秦、京包、同蒲铁路,在建的大张高铁、大西高铁穿境而过,大运、环城高速,109国道、208国道、同张、大塘、同太等8条国省公路以及县际公路交汇本区,韩杨铁路等50多条驻地企业铁路专用线遍布全区。区域内房价、房租、物价均低于市区,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两个体系全市独有,生产、生活成本低于市区,是产城融合、景城融合的中间“服务台”。 自然资源:煤炭兴旺,发端较早。地处大同煤田腹地,境内煤炭采掘业可追溯到西汉时期,明清煤炭开采已较为普遍。民国时期煤矿多有军阀、官商、富豪开办,日军侵华后,境内各大煤矿悉数霸占,8年间掠夺煤炭1417万吨,全国仅有的29家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之一的万人坑纪念馆,承载着红色记忆。新中国成立后,煤炭产业取得长足发展,顶峰时期发展煤矿230座,煤矿源整合后,现有各类煤矿31座(其中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所属煤矿16座),井田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145亿吨,保有储量97.64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区)之一。其他矿产资源石灰岩、高岭土、白云岩、耐火粘土、黑花岗岩等也非常丰富。 发展沿革:工业雄厚,商贸繁荣。历史上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本区产业结构经历了由量到质的变化,农业产值占重逐年下降,工业和服务业比值逐年上升,工业成为全区的主导产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山西柴油机厂、大唐热电、中煤能源、冀东水泥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遍布我区,是典型的传统能源重化工基地。同时,辖区内电力资源丰富充裕,总容量达到3418MW,在运发电机组计18台,主要包括中煤能源、同煤塔山、大唐云冈等6个火力发电电厂,安徽皖铜、京能、中电、中广核等11个新能源企业光伏发电厂在云冈区建成并网,富乔垃圾生物质发电厂。此外,伴随驻地企业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商贸餐饮、现代物流、新型服务业,孕育而生、蓬勃发展,以平旺地区为中心,恒安新区和口泉地区为两翼的核心商业圈已趋成熟。

云冈区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市西南部,东邻平城区、云州区,西接左云县,南连怀仁市,北依新荣区,总面积737.81平方公里。地处黄土高原东缘,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中小起伏丘陵山区,区内被口泉断裂分成西北部和东南部,西北部为起伏较大的山区,约占总面积的64%;东南部为略有起伏的平原区,属大同盆地,约占总面积的36%。 大同市云冈区境内共有河流6条,分别为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甘河、于家园河和峰子涧支沟。6条河流均属于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1、御河:御河是桑干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丰镇市西北部三义泉乡宋家沟村,干流全长148 km,流域面积5016 km2,河道纵坡3‰。流经云冈区境内干流长12.9 km(西韩岭乡北村—谢店村),平均河流宽度为300米左右。 2、十里河:十里河是御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左云县东南部,干流全长95 km,流域面积1277 km2,平均纵坡4.4‰。流经云冈区境内干流长38.6 km(高山镇燕子山村—西韩岭乡北村村),平均河流宽度为220米左右。3、口泉河:口泉河是桑干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左云县五峰嘴,干流全长55 km,流域面积482 km2,流域平均宽度8.7 km。流经云冈区境内干流长37.4 km(鸦儿崖乡黑流水村—口泉乡堡子店村),流域面积350.4km2,流域平均宽度9.3 km,平均河流宽度为80米左右。4、甘河:甘河是口泉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冈区高山镇南信庄村,干流全长29km,流域总面积181.9km2,河道平均纵坡1.6%。流经云冈区境内干流长20km(云冈区平旺乡忻州窑村~云冈区口泉乡大路辛庄村),流域面积161.5km2,河流平均宽度为40米左右。5、于家园河:于家园河是鹅毛河的支流,发源于山西省怀仁县云中镇小磨村,干流全长16km,流域总面积76.6km2。流经云冈区境内干流长9.1km(口泉乡榆林村—张留庄村),流域面积52.2km2。6、峰子涧支沟:峰子涧支沟是十里河的支流,发源于左云县店湾镇台子山村,干流全长18km,流域总面积69.8km2。流经云冈区境内干流长12.3km(高山镇窑洞村—东店湾村),流域面积56.1km2。地处黄土高原东缘,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中小起伏丘陵山区,区内被口泉断裂分成西北部和东南部,西北部为起伏较大的山区,约占总面积的64%;东南部为略有起伏的平原区,属大同盆地,约占总面积的36%。 

2018年3月初开始大同市行政区划专项工作小组进行酝酿准备阶段,2018年4月10日大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乡镇及街道办事处进行交接,根据《国务院关于山西省调整大同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8]22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山西省调整大同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文件精神,将马军营乡22个村(马军营、小站、阳合坡、上皇庄、下皇庄、安家小村、陈庄、田村、东河河、西河河、智家堡、七里村、房子村、新添堡、十里铺、十里店、西水磨、五里店、宋庄、白马城、周家店、小石子)将水泊寺乡25个村(水泊寺、石家寨、泗庄、海力村、肖家寨、东坟、西坟、牛庄、燕庄、泉寺头、金家湾、马家小村、梓家村、古城、马家堡、曹夫楼、齐家坡、沙岭、寺儿村、小南头、艾庄、塔儿村、西谷庄、东王庄、西王庄)将新旺乡13个村(新旺、五爱、永久、新华、新胜、新中、先锋、新民、红旗、和平、新泉、解放、永宁)划归到平城区。将西花园街道5个社区(桃园、柳园、梨园、槐园、华泰园),将老平旺街道6个社区(电力技校、王家园、老平旺、糖厂、一电厂、绿洲西城)划归到云冈区。截至2018年5月,云冈区下辖30个街道:新胜街道、新平旺街道、煤峪口街道、永定庄街道、同家梁街道、四老沟街道、忻州窑街道、白洞街道、雁崖街道、挖金湾街道、晋华宫街道、马脊梁街道、大斗沟街道、王村街道、姜家湾街道、新泉街道、民胜街道、口泉街道、马口街道、燕子山街道、杏儿沟街道、青磁窑街道、平泉街道、四台沟街道、和瑞街道、和顺街道、清泉街街道、平盛街道、西花园街道、老平旺街道。6个乡镇:高山镇、云冈镇、口泉乡、平旺乡、西韩岭乡、鸦儿崖乡。2021年2月18日,云冈区行政区域优化调整,调整后云冈区下辖6个乡镇:平旺乡、口泉乡、西韩岭乡、鸦儿崖乡、高山镇、云冈镇;21个街道:老平旺街道、西花园街道、新泉街道、口泉街道、民胜街道、新平旺街道、新胜街道、新文街道、平泉街道、玉泉街道、和瑞街道、和顺街道、平德街道、云燕街道、云武街道、清泉街道、平源街道、和旺街道、平喜街道、玉龙街道、平盛街道,将平城区马军营乡小站村划归云冈区云冈镇管辖。

大同市云冈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一)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可移动文物149处(原南郊区118处,原矿区31处),其中:古遗51处;古墓葬12处;古建筑61处;古窟寺及石刻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19处。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云冈石窟、禅房寺砖塔、“万人坑”遗址经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烽火台有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一般和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省级项目(张留庄地秧歌)1个,市级项目(阳和坡耍孩剧)1个,区级项目(顺成锅盔、曌吉面塑、大同传统雕塑、张革烙画、大同皮雕、郊城道情、大同传统泥塑)7个。(三)革命斗争。区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斗争精神。我区境介于内外长城之间。历史上便多为汉民族与北部少数民族拉锯争战之地,战事频繁。明嘉靖年间,区境战事最为频繁,在38年间,蒙古俺答入犯45次之多,可谓“边无虚日”。宣统三年,十月十日,大同民军响应武昌革命,举行起义,占领总镇署。次日,成立临时政府,出示安民。十月十五日,太原革命军派续桐溪、弓富魁率革命军北上。近代战事中,我区民亦积极参与到近代革命斗争中,民国11年,8月10日,大同铁路工人积极参加反对“亡路合同”斗争。此后,北京路局被迫胁迫向美国交涉修订了“展期合同”。民国13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大同特别支队成立,有团员6名,团支部书记杨风楼。6月,大同城乡居民在广场召开了3千人大会,宣传、声援“五卅”运动。3天后,大同地下共产党员王振翼、杨风楼组织工人、学生积极分子赴马军营、陈庄、安家小村、七里村等演讲,宣传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才能拯救中国的革命道理。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零师宋时轮支队挺进敌后,以境内西南边陲以山区为依托,开辟抗日根据地。在境内高屯、常流水、乔村、盘道、鸦儿崖等山区开展救亡活动。10月28日,驻高屯、盘道一带的宋支队在鸦儿崖村西的山沟里击毙12名日军,缴获枪10余支,汽车1辆,作战地图数分。1938年5月,宋支队地方工作团在高屯村发展了第一批中共党员,成立境内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自此拉开了本区敌后抗日斗争的序幕。8年抗战,血雨腥风,无数优秀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有500多名革命志士献身疆场。解放战争中,仅1945年大同战役期间,境内就有3000余名民兵参战支前。1949年解放大同的战斗中,本区民兵积极参战支前共向国城解放军部队运送小米30万公斤,杂粮45万公斤,草30万公斤。为大同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