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高区招商宣传视频
山西省阳高区招商宣传视频
阳高县位于山西东北部、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辖11个乡镇197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598.3平方公里,耕地97.17万亩,户籍人口26.29万人,常住人口18.66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早在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北京人”后裔“许家窑人”就在此定居并留有遗迹。公元前306年,赵国在此置高柳郡,辽改叫长青县,金改为白登县,宋明为边塞重镇,清雍正三年(1725年)始称阳高县,建置已有2300年的历史。 交通区位便利优越 境内大张高铁、京包铁路、大秦铁路贯通东西,京大、天黎2条高速以及京拉线、万达线2条国道,积大线、长神线2条省道穿境而过,乘坐高铁1个半小时可抵达北京、3小时南下太原,40多分钟车程即可到达大同机场。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全县森林覆盖率28.6%,境内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黄水河和黑水河等五条水系河流,2021年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地热资源丰富,地热田面积7.065平方公里,富含锂、锶、硒等28种微量元素。 气候宜居条件宜人 本地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1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364.9毫米,全年无霜期161天。2022年,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330天,水源地水质均达Ⅲ类标准,是全国养生养老示范基地、最美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 文化底蕴涵养深厚 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32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5个,市级7个。民间文化绚丽璀璨,是远近闻名的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滑银山鼓乐队、200多年历史的李满山道乐享誉国内外。
地形地貌地形呈“W”褶皱形,成三面环山之势,北部为阴山余脉云门山,海拔2118米,南部六棱山属恒山山系,主峰黄羊尖,海拔2420.5米,西部采凉山为阴山余脉,海拔2144.6米,中部黄土丘陵突起,海拔1300米,分割全县成南北两块低地。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川、盆地、谷地诸类。习惯上粗分为山、川、丘3类。全县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约250.2万亩),其中山区(土石山区+边山峪口)面积539.8平方公里(8.1万亩),占31.7%,川区(平川+滩地)面积622.6平方公里(9.3万亩),占36.5%,丘陵区面积542.2平方公里(8.1万亩),占31.8%。气候水文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日夜温差明显,区域差异明显。春季少雨多风,温度回升快,夏季炎热多雨,持续时间较长,秋季降温迅速,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6.8℃,年平均降水量411.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91.4小时。年平均风速2.3米/秒。最高气压920.0百帕,最低气压872.5百帕,极大风速27.1米/秒。最大积雪深度25厘米。全年无霜期从4月19日至9月25日,平均为135天。冻土深度最大达143厘米。地处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上游,境内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黄水河和黑水河等5条河流和121处山泉。桑干河为永定河一级支流,属常年性河流,年径流量0.06~2.27亿立方米,境内流域面积557.7平方公里。白登河为南洋河水系间歇性河流,永定河二级支流,境内流域面积390平方公里。吾其河为永定河三级支流,下游属间歇性河流。黄水河发源于本县采凉山北麓的左家窑和内蒙古丰镇的大盘梁山,为永定河三级支流,属间歇性河流,流域面积涉内蒙古丰镇大营盘一部,及阳高长城、龙泉两个乡镇部分村庄。黑水河发源于内蒙古丰镇旗杆梁村和天兰窑子村,为永定河三级支流,属间歇性河流,境内流域面积363.4平方公里。全县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77公里,径流总量6280万立方米。道路交通境内有京包铁路、大秦铁路、大张高铁98.5公里;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678.132公里,其中国道54.93公里,省道58.49公里,县乡村公路1509.712公里,境内高速公路55公里(天大高速45公里、京大高速10公里)。全县客运班线14条,营运客车176辆,通班车行政村197个,农村班车通达率为100%。矿产资源境内主要有石灰石、石英石、金、铁、煤、镁等十四种矿产资源。煤炭现探明井田面积13.5平方公里,有工业地质储量4073万吨,可开采储量2851.1万吨;铁矿石主要分布在龙泉—罗文皂、王官屯—长城、狮子屯、下深井等片区,矿区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平均品位6%左右,属贫铁矿,据山西煤销集团大同晋银矿业公司初步探测,铁矿石储量在6亿吨左右;花岗若储量585万立方米,石灰岩储量270亿吨,石英石400万吨,白云岩5000万吨,磷矿1775万吨。地热温泉地热田位于云门山下罗文皂镇孤山村一带,面积7.065平方公里,热能为5.742MW,最高水温104℃,水温25—32℃时,热水资源量为2200m3/d;水温43℃时,热水资源量为1200m3/d。地热水水质以重碳酸钙型水为主,水质位居全省前列,锂、锶、硒等28种微量元素含量居华北地区之首。矿泉水水质优良,1994年被地矿部评定为锂锶偏硅酸复合型饮用天然优质矿泉水,并获得省级证书。
夏属冀州,战国时为赵国代郡属县,名高柳。秦仍为代郡之地。西汉置西部都尉治,同属并州刺史部代郡,境内还有道人县、参合县。新莽建置未变,道人改道仁。东汉领高柳、桑干、代等11县,属幽州刺史部,参合县废除。灵帝末年,高柳县废除。晋复置,仍称高柳。北魏永熙年于县置高柳郡。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置恒州治平城,辖代、善无、高柳等6郡,高柳郡治高柳,辖高柳、安阳(今阳原县南)2县,北齐时郡县俱废。唐设都督府,贞观十五年置清塞军,属河东节度使河东道。辽在今白登建长青县,属西京大同府。金大定七年(1167) 改长青县为白登县,属西京大同府。元至元二年(1265)废白登县为镇,后复置县,属河东山西道大同路。明洪武初废白登县,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阳和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同府所辖。洪武三十一年(1398)筑阳和城,又称阳和营。宣德元年(1426)移高山卫同治,置阳和通判,属大同府。清顺治三年(1646),阳和高山合为阳高卫。雍正三年(1725)改为阳高县,明、清至民国间概属大同府。1949年1 月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0月复归山西省,为雁北地区所辖。1993年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随属大同市。
1945年8月,阳高全境第一次解放后,全县划六个农村区、一个城关区,辖26个行政村。1948年3月21日,阳高二次解放,县城置阳高市和八个农村区,阳高市管辖大东街、大西街、金道街、辕门街、玄楼街、城隍庙街、龙王庙街、东园村、北园村、西关村、药王庙东村、药王庙西村、南关村、邓家堡、三里庙、唐官营。1949年1月,阳高划归察哈尔省,区划调整为15个区,1个市。一区驻龙堡、二区驻堡村、三区驻东井集、四区东小村、五区下庄、六区靳家窑、七区下深井、八区砖井、九区前营、十区金家庄、十一区罗家屯、十二区南沙岭、十三区景家庙、十四区罗文皂、十五区庞窑。阳高市未变动。1949年4月25日,八区东井集划归河北省,并撤消阳高市为城关区,农村调整为十二个区:一区友宰、二区堡村、三区富贵、四区下庄、五区太师庄、六区靳家窑、七区孙家港、八区砖井、九区罗文皂、十区张官屯、十一区大白登、十二区南沙岭。1950年4月,由12区改为10个区,撤城关区。1952年察哈尔省撤销、阳高复归山西,全县共333个村。1953年区下辖乡,全县仍为10区,辖66乡,1个镇。1954年7月9日,阳高县第一届人民代表通过决议,撤销区级建制。全县仍为66乡1镇,下辖346村4街。1955年4月5日,县、乡人民政府改人民委员会,同时调整区划为9镇24乡。9镇有城关、罗文皂、廿六、大白登、下深井、古城、许堡、友宰、王官屯;24乡分别是谢庄、大元沟、莫家堡、北徐屯、孙仁堡、龙泉寺、堡子湾、镇边、杨官屯、康窑、张官屯、大泉山、狮子屯、潘寺、上吾其、朱家窑头、东阁老山、下神峪、东小村、永安堡、西册田、黄土坡、王官掌、鳌石,下辖360村。1958年8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全县政社合一共13个公社:大白登一带为大泉山公社;县城北为火箭公社,驻龙泉寺;下深井、阁老山周围为前进公社;东小村一带为胜天公社;古城周围为超英公社;许堡周围为燎原公社;友宰一带为卫星公社;狮子屯一带为超美公社;罗文皂周围为“八一”公社;县城为红星公社;廿六山区称钢铁公社;王官屯一带叫国光公社;朱家窑头周围为红旗公社。1958年10月,阳高、天镇合县后,划为18个公社:友宰、许堡、东小村、安家皂、下深井、王官屯、大泉山、廿六、城关、罗文皂、新平、逯家湾、张西河、谷大屯、米薪关、天镇、南河堡、马家皂,共辖693村。1961年4月,阳高、天镇分县,各归旧制。1971年7月,许堡、阁老山、西册田3个公社划归大同县,天镇县马家皂公社划入阳高,全县为20个公社1个镇,下辖289个大队,2个居委会。1984年,全县划归工作结束,共划7镇14乡。7镇是:城关、罗文皂、王官屯、大白登、古城、东小村、友宰;14乡为长城、孙仁堡、城关、北徐屯、太平堡、朱家窑头、下深井、张官屯、潘寺、狮子屯、后营、马家皂、下神峪、鳌石。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共289个。1990年3月,城关镇与城关乡合并为城关镇。1993年7月10日,地市合并,雁北并入大同市,阳高县属大同市。2001年撤乡并镇,孙仁堡乡并入城关镇后更名为龙泉镇,太平堡乡并入罗文皂镇,后营乡并入狮子屯乡,张官屯乡并入下深井乡,朱家窑头乡并入王官屯镇,下神峪乡并入古城镇,潘寺乡并入大白登镇,全县设置7镇6乡。2018年2月,马家皂乡划归天镇县,2021年北徐屯乡划归龙泉镇,阳高下辖7镇4乡,197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7镇4乡分别是:龙泉镇、罗文皂镇、王官屯镇、大白登镇、古城镇、东小村镇、友宰镇、长城乡、狮子屯乡、下深井乡、鳌石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