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区招商视频

陕西省榆次县招商宣传视频

地区
山西省 > 晋中市 > 榆次区
浏览量
7
发布于
2024-06-11 11:48:39
区县介绍

榆次地处山西中部腹地,是晋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国土面积13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1万亩;下辖6镇4乡1个社服中心、208个行政村,9个街道、71个社区,户籍人口64.2万(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现有人口数98.3万)。全区现有基层党组织1356个,其中党委102个,党总支(支部)1254个,党员33809人。

榆次,古代亦称魏榆、涂水、中都,形若雄狮,蹲之欲跃,东倚太行,西俯汾谷,北枕罕山,南抱八缚,潇涂二水通贯其间,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据考证,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榆次之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1948年7月19日,榆次全境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榆次县人民政府。1954年5月,在城区及郊区三乡成立榆次市,归省辖,其余区域仍为榆次县,由榆次专署管辖;1999年9月,行政区划改革,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晋中市(地级市),榆次市撤销,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地貌境内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海拔768~1814米,从东部的基岩山区经黄土丘陵、台塬区到平原区,依据海拔分为中低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平川区三个类型,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35.1%、40.6%、24.3%。土壤境内地带性土壤以褐土类型为主。全区范围内海拔790~1800米的广大区域均有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淡褐土。榆次隐域性土壤都在汾河一级阶地和潇河的阶地地形部位上,海拔在760~800米之间,其土壤类型均为半水成型的潴育性土壤、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草甸盐土等诸多土壤类型。气候榆次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9.8℃,降雨量418-483mm,年日照时数2662小时,无霜期158天。水文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2条,即潇河、涂河、龙门河、圪塔河、牛耕河、麻麻河、涧河、黑河、白龙河、泉子河、河口河、津水河。潇河是汾河的主要支流,涂河为潇河一级支流,其他均为季节性河流。潇河全长137千米,流域面积3720平方千米,潇河在榆次境内长40千米,境内汇入潇河径流面积467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77亿m3。涂河全长43.5千米,流域面积365.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724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