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招商视频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宣传片
地区
河南省 > 郑州市 > 荥阳市
浏览量
10
发布于
2024-06-13 14:45:44
区县介绍

荥阳地处郑州市西部,距郑州中心城区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会最近的县级市。总人口69万,面积943平方公里,辖9镇3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风景区管委。2018年,跃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6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第28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第73位、“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41位,分别较上年前移2位、1位、2位、1位;位居首届“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第83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68位。 荥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秦朝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是嫘祖故里、郑氏祖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诗歌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象棋文化之乡”、“中国嫘祖文化之乡”。

荥阳区位突出,交通便捷。处于黄河流域与淮河流域共聚处、黄河中下游分界处,西望古都洛阳,南眺中岳嵩山,北濒九曲黄河,东接省会郑州,自古就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商家必争之地。陇海铁路、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石武客用专线、连霍高速公路、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310国道贯穿全境,高铁郑州西站实现常态化运营,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加快形成。荥阳产业发达、前景广阔。农业发展基础雄厚,拥有“河阴石榴”、“广武大葱”、“荥阳柿子”、“黄河鲤鱼”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业门类齐全,占据了工业39个行业中的31个,涵盖了装备制造、服装轻纺等各个大类。近年来,卡特彼勒、国机集团、中国中车等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在荥投资,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年产50吨石墨烯标准化生产线建成投用。开放格局加快拓展,成功举办第二届楚河汉界世界棋王赛暨第二届中国象棋文化节,荣获“亚洲象棋特别贡献城市奖”。创新驱动持续增强,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企业22家,新世纪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获评首批“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

过去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为统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奋发有为总要求,围绕“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全面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运行调度,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测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01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6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9亿元,增长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170元、20440元,分别增长7.5%、8%。荥阳矿产资源属风化矿床、机械沉积矿床。矿床具有层位稳定、沿走向倾向变化不大、延伸较远、矿体形状与沉积层一致的特点;矿体形状多为层状、似层状及扁豆状;矿物成分由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磷酸盐及有机化合物等成分组成;矿石构造一般为鲕状、豆状、肾状、结核状、密块状、条状及花斑状等。种类分布荥阳境内矿藏已查明有九大品种,各矿种均属沉积矿床,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品位均匀和不同矿床常有伴生、共生等特点,易于开采,均有开采价值。其主要品种有:煤矿、铝土矿(高铝粘土矿、低级粘土矿)、白云岩、石灰岩(熔剂灰岩、铝氧灰岩、水泥灰岩)、黄铁矿、铁矿、黄土矿、大理石、花刚石等,其他还有大砂、型砂和细沙等。1、煤矿荥阳煤层属于巩、荥矿区,大部集中在万山以南的浅山和台阶地区,西接巩义的新中矿区,自刘河经崔庙至贾峪,和三李矿区相连,东西全长20多公里,南北宽约2~3公里,面积约60平方公里,分炭煤、黄煤两种,总储量约348738万吨。2、铝土矿铝土矿区在荥、巩交界的水头村。水头铝土矿属荥、巩矿区的一部分,西半部属巩义,东半部属荥阳,在荥阳境内分布在刘河的肖寨、冯庄一带,储量约2211.6万吨。3、高铝粘土矿分布在刘河的肖寨、冯庄等地。储量约198.61万吨;同时伴产有低级铝粘土矿208万吨,耐火粘土矿163.6万吨。4、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刘河镇的官顶、崔庙镇的郑岗、白赵、石井沟,贾峪镇的焦山、大周山,储量约2152万吨。5、石灰岩为荥阳优势矿种,主要分布在大周山、反坡、张青岗三个矿区,总储量约18138.19万吨,其中,熔剂灰岩2161.2万吨,铝氧灰岩20.8万吨,水泥灰岩15768.99万吨。6、黄铁矿分布在刘河镇的冯庄矿区,储量为2221.7万吨。7、铁矿有山西式和宣龙式两种矿床,分别储存于石炭纪和震旦纪地层中,前者以肖寨铁矿区为代表,后者以庙子的二郎庙矿区为代表,储量约132.28万吨。8、黄土矿荥阳除南部山区基岩出露外,北部、东部均被第四纪黄土覆盖,是烧制砖瓦的主要原料,又是水泥工业的重要配料之一。据已探明的上街黄土矿区,总储量约1601.8万吨。9、大理石、花岗石矿此二矿种均系初次发现。据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科学研究所的全面普查,已初步查明庙子、崔庙、贾峪、高阳、乔楼等乡镇的山区均有分布。大理石就其颜色可分为13个品种:松茶黄、嵩山黛、彩云、鸭蛋青、红豹皮、黄豹皮、灰豹皮、荥阳灰、角砾花、荥阳黑、圆砾花、竹叶、荥阳豆青等。储量约18234.06万立方米。花岗石可分三个品种,即嵩山红、荥阳紫、荥阳青,储量2281万立方米。荥阳历史文化今天的荥阳,由历史上的东虢、京、荥阳、成皋、汜水、荥泽、武泰、河阴、广武等县和地区分合演变而成,其所辖的地域,在郑州城区以西、汜水虎牢关以东、嵩山山脉东段浮戏山以北、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广武山以南。在这片广大的地区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山川秀美,并且有荥阳关、虎牢关等险关要隘,有广武山、鸿沟等名山沟川。荥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立县历史已有2200多年,为历代政治要区和军事重镇。荥阳是历史上的政治要地荥阳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临黄河,南临索河连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地势险要,交通便利,在历史上是郡治要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后,在荥阳设置三川郡,辖荥阳、巩、京等县;西汉时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辖荥阳、成皋(今荥阳汜水镇)、故市(今郑州西北)、密县、中牟、新郑、苑陵等县。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河南郡为荥阳郡,郡治仍在荥阳。北魏时,在武牢(即虎牢关)设北豫州部,置荥阳郡。北周灭北齐后,将荥阳及其附近地区组成的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所设在成皋(即武牢关、虎牢关)。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郑州州府治所仍设在成皋(即虎牢)。唐朝时,郑州的行政建置有所变化,其辖区变为密县、汜水、荥阳、荥泽、成皋等县,直到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郑州州府治所才从成皋移至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1949年元月,豫西四分区改组为中共郑州地委与郑州专员公署(开封专区前身),由登封大金店迁来荥阳,辖新郑、郑县、密县、登封、巩县、荥阳、成皋7县,办公地点设在荥阳。直到1954年2月,中共郑州地委和郑州专员公署由荥阳迁开封,改称开封专区。荥阳是历史上的军事重镇在有记载以来的历史上,荥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所:春秋时,晋楚争霸,曾大战于此;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后,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在荥阳广武山麓建敖仓,储积大量粮食并派驻重兵,使荥阳一跃成为著名的军事重镇;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亲率大军围攻荥阳,在这里与秦军大战,后吴广战死于荥阳;楚汉战争时,荥阳更是争夺的中心,刘邦与项羽在这里长期对峙、反复争夺,最终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与吕布在荥阳的虎牢关(今荥阳市汜水镇)大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英战吕布”。唐初,秦王李世民在荥阳虎牢关、牛口峪一带与割据势力窦建德决战,以三千铁骑败敌十万大军,迫使盘据洛阳的王世充投降唐朝,奠定了唐朝统一天下的根基,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虎牢之战”;明末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等十三家七十二营农民起义军集合荥阳大海寺,根据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向”的主张,各路义军四面出击,开创农民起义走向辉煌、明王朝统治开始崩溃的新时期。荥阳在历史上是水运枢纽,粮储中心大禹于荥泽分大河为阴沟,引注东南。魏惠王开鸿沟,在荥阳北开口(荥口),引黄水经圃田入大梁。秦始皇疏鸿沟以通淮、泗,漕运淮河南北粮食至荥阳敖仓。隋炀帝大规模修治洛、黄、汴河,称通济渠,沟通南北,连接东西,是当时的水运枢纽。唐代输天下之粮于武牢仓、河阴仓,再运至长安。北宋视汴河为国之命脉,漕运四方粮食至汴梁,荥阳人称为运粮河。当时,荥阳经济发达,市场繁荣。荥阳是历史上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公元前360年,战国时的魏国在荥阳开凿了鸿沟,自荥阳引黄河水流向东南,与淮水、泗水、济水、汝水等汇合,把荥阳同陈(今淮阳)、山东的定陶等著名城市以及江淮一带连成一个商业贸易网。鸿沟既可以用于水运,又能灌溉农田,在战国至秦汉魏晋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促进郑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鸿沟与黄河交汇处的荥阳,由于水陆交通方便,春秋战国以后地位日升,西汉至西晋、北魏时期,荥阳一直为郡治之所,管辖今郑州、开封的大部分地区。这时的荥阳,不但是郑州地区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这是荥阳的繁荣时期。西汉时期主管财政的大司农桑弘羊,就把荥阳列为“天下名都”之一,与蓟(今北京市)、邯郸、洛阳等著名城市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