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招商视频

河南省开封市宣传片

地区
河南省 > 开封市
浏览量
11
发布于
2024-06-19 14:25:06
区县介绍

◎自然地理 开封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东与商丘市相连,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隔河相望。 开封海拔介于68米至78米之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历年平均气温为14.52℃,历年平均降水量为662.8毫米,70%左右的降雨集中在7、8、9三个月,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07.8小时。 开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滩区为黄河水系,流域面积281平方公里;黄河大堤以南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5985平方公里。 ◎资源物产 开封地势平坦,土壤多为粘土、壤土和沙土,适宜农作物种植,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及落叶乔木等,已形成小麦、花生、无公害瓜果、菊花、畜牧等农业产业链条。 开封植物资源丰富,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约有800余种。动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猪、牛、羊、驴、鸡、鸭、鹅、兔及鱼类、鸟类等饲养动物,以及60余种野生动物。开封是全省重要的猪、牛、羊繁育基地,“开封黄河鲤鱼”被誉为“鱼之上乘”,驰名中外。 开封所辖区域地下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为5.6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85亿立方米。煤炭资源埋藏较深,预测可靠储量为77.9亿吨。此外,地下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岩盐、石膏等矿藏。 ◎历史沿革 开封的先民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开封市祥符区万隆岗遗址和尉氏县洧川镇断头岗遗址,发现了数处新石器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 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开封一带建都217年,史称老丘,这是开封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建都。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史称嚣。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的古城村构筑城邑,屯兵储粮,并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公元前369年,战国时期魏惠王迁都于大梁,即今开封市鼓楼区。农业、商业得到极大发展,使大梁成为当时繁华的名都大邑之一。 西汉,境内设浚仪县,浚仪作为开封的名称,一直沿用了八百年左右。公元前156年,西汉景帝即位,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启封”也就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城市名称的由来。 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孝静帝设立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公元576年),改梁州为汴州,这是开封称汴之始。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汴州总管府。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设河南道,道治浚仪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汴州一度改设为陈留郡。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永平节度使李勉扩建汴州城,规模宏大,坚固宽广,是今日开封城的雏形。 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定都于开封,称之为“东都”或“东京”。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使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从河洛地区的洛阳转向豫东平原的开封地区。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建都东京,置开封府领17县。北宋时期,开封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之一。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 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后改东京为汴京。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成为金陪都。 元初,沿袭金国称呼,仍称为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为河南江北行省省治。元朝末年,韩山童、刘福通率领的红巾起义军,曾在开封建立“龙凤”大宋农民政权。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将开封县并入祥符县,置河南中书分省,省治开封府。同年以开封府升格建为北京,位居陪都。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罢北京称号。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命周王朱橚就藩于开封。清承明制,但撤去藩封,开封仍为省、府治所。 中华民国改制,废开封府设豫东道,祥符县改为开封县,开封为河南省省会、豫东道治所。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民国18年(公元1929年)成立开封市。1938年,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成立。同年,豫东沦陷,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次年日伪国民政府在开封市成立伪河南省政府。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政府恢复开封河南省政府建置。 1948年开封解放,成立开封特别市,省会地位不变。194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开封成立,开封为河南省省会,下辖开封、郑州两市及陕州、洛阳、郑州、陈留、商丘、淮阳、潢川、确山、许昌、南阳等10个专区。1954年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直辖市。1955年郑州专区驻地迁至开封,改称开封专区。1958年开封市委托开封专区管辖,1962年开封市恢复为省直辖市。1983年实行“市带县”体制,撤销开封专区,原属专区的杞县、通许、尉氏、开封、兰考五县划归开封市管辖。2014年,国务院批复开封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开封县,设立祥符区,撤销龙亭区、金明区,设立新的龙亭区。 ◎民族宗教 开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有回、满、蒙古、朝鲜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9万余人,其中回族人口8.67万人。少数民族聚居村41个,在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征。开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 ◎行政区划 开封现辖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兰考县和龙亭区(在国家行政区划中包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祥符区。全市共有77个乡镇、39个街道、2073个村委会、45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其中市辖区面积1883平方公里,共有19个乡镇、32个街道、333个村委会、35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杞县(13乡、7镇、1街道):城郊乡、宗店乡、竹林乡、板木乡、官庄乡、湖岗乡、苏木乡、沙沃乡、平城乡、泥沟乡、西寨乡、柿园乡、裴村店乡、高阳镇、圉镇镇、傅集镇、葛岗镇、阳堌镇、五里河镇、邢口镇、金城街道。 通许县(6乡、5镇、2街道):邸阁乡、练城乡、冯庄乡、厉庄乡、大岗李乡、孙营乡、朱砂镇、玉皇庙镇、四所楼镇、长智镇、竖岗镇、咸平街道、许城街道。 尉氏县(5乡、9镇、1街道):大桥乡、南曹乡、邢庄乡、门楼任乡、小陈乡、洧川镇、蔡庄镇、永兴镇、张市镇、朱曲镇、十八里镇、水坡镇、大营镇、庄头镇、两湖街道。 兰考县(5乡、8镇、3街道):闫楼乡、许河乡、孟寨乡、三义寨乡、葡萄架乡、堌阳镇、考城镇、南彰镇、红庙镇、谷营镇、小宋镇、东坝头镇、仪封镇、兰阳街道、桐乡街道、惠安街道。 龙亭区(3乡、10街道):水稻乡、北郊乡、柳园口乡、北道门街道、大兴街道、午朝门街道、北书店街道、梁苑街道、城西街道、金耀街道、杏花营街道、金明池街道、西湖街道。 顺河回族区(8街道):曹门街道、铁塔街道、宋门街道、清平街道、工业街道、苹果园街道、东苑街道、土柏岗街道。 鼓楼区(8街道):卧龙街道、新华街道、西司门街道、南苑街道、相国寺街道、五一街道、州桥街道、仙人庄街道。 禹王台区(2乡、5街道):南郊乡、汪屯乡、官坊街道、三里堡街道、菜市街道、新门关街道、繁塔街道。 祥符区(8乡、6镇、1街道):兴隆乡、刘店乡、袁坊乡、杜良乡、范村乡、西姜寨乡、半坡店乡、万隆乡、朱仙镇、陈留镇、八里湾镇、仇楼镇、曲兴镇、罗王镇、城东街道。 综合实力 ◎开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开封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八朝古都”之称,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是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自宋代以后,历代王朝都把开封作为中国北方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开封人民创造了灿若星辰的宫廷文化、府衙文化、忠烈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菊花文化、戏曲文化、书法文化。开封历史上涌现出县委书记好榜样焦裕禄、铁面无私的包公、满门忠烈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变法图强王安石、破秦救赵信陵君、画家张择端、文学家蔡邕、诗人阮籍、教育家林伯襄、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大师冯友兰等名人大家。 ◎开封生态宜居独具魅力 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12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27项。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境内河流湖众多,分属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五湖四河环绕市区。开封每年春天举办的开封清明文化节、秋天举办的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人,“四月清明”“十月菊香”已成为叫响全国的节会品牌。开封旅游国际化的硬件基础、物质形象和功能内涵日益完善,一座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宋韵彰显、精致秀美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正在快速发展。 ◎开封产业兴旺蓬勃发展 作为河南的老省会城市,开封地区经济总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的重点投资城市,曾制造出河南省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第一台缝纫机、第一辆自行车等诸多“全省第一”。目前,开封作为中部老工业基地城市,提质发展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围绕高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现代家居、新材料、生物医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碳基新材料等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开封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小麦、花生、棉花的重要产区,粮食总产实现“二十连丰”,西瓜、花生产量居河南之首,大蒜产量居全国前列,是全国主要的小麦、玉米、花生、大蒜、西瓜及泡桐种植和出口基地。实施特色产业促进工程,兰考县、祥符区进入全省花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名单,通许县启动创建“中国酸辣粉之都”,成为全国最大的酸辣粉生产加工基地。 ◎开封区位交通优越便捷 开封区位交通优越,陇海铁路、郑徐高速客运专线横贯全境,京广、京九铁路东西为邻;连霍、日南、大广、郑民、商登和安罗六条高速公路相互交织,郑开大道、郑开物流通道、郑汴路直通省会,开港大道到新郑国际机场仅需30分钟;郑开城际铁路26分钟即可抵达郑州高铁东站,连接郑州地铁。郑徐高铁通车运营,连霍高速龙亭站建成通车,郑开城际铁路延长线上的“开封站”正式挂牌,开封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开封高质量发展势能强劲 2003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提出要打造中原城市群,并提出“将郑洛工业走廊向东延伸至开封”。2004年,国家发改委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郑开等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2012年,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开封被确定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并明确提出促进郑汴一体化发展。2013年,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开封市尉氏县65平方公里区域纳入航空港区,开封被确定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主体城市之一。2016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是三大片区之一。2016年10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周边城市与郑州融合对接,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加快郑新、郑许、郑焦融合发展,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郑汴一体化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2016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促进中部崛起“十三五”规划》。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中原城市群规划》,开封被列为核心发展区。2019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中明确郑汴港核心引擎区作为“一核”,是大都市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提出,要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郑开同城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10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并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省两会会期间,《省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加快开封发展,提出了“推进郑开同城化发展率先突破”“加快建设郑开科创走廊、打造百里创新创业长廊,构建支撑全省、服务全国的创新策源地”“发挥郑州、开封、洛阳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作用,打造郑汴洛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率先实现郑汴洛段全线贯通”等要求。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等国家、省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开封已经成为河南省乃至国家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强调要“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造郑(港)汴许主引擎,推动郑开兰特别合作区建设”。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升郑州都市圈协同发展力。深化郑开同城化、郑许一体化发展,建设兰考郑开同城化特别合作区。依托郑开汽车、许港精密制造、郑新高技术、郑焦智造等重点产业带,打造以创新为引领的城镇和产业融合发展带”“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发展,以郑州、航空港区、开封等地为中心发展整车”“支持驻马店、商丘、周口、开封、平顶山等地发展化学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