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招商视频

广西贺州市宣传片

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贺州市
浏览量
13
发布于
2024-06-21 14:45:51
区县介绍

贺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市,位于广西东北部,于2002年撤地设市,地处湘、粤、桂三省(自治区)交界地,行政区域面积11752.64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年末户籍总人口249.5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17.4万,壮、瑶、苗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49.6万。 贺州属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具有日照充足,雨量丰沛,雨热同季,干湿季节明显,无霜期长等特点,是广西重点林区之一。截至2022年末,全市林地面积89.75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18%,绿地率40.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04平方米。 经济概况  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87.47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82.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7.6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918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388.04万吨标准煤,电耗966.30千瓦·时。财政收入257.3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78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9.1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2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8385.6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5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2015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45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0289元。2022年度,贺州市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732.82亿元。   民族  贺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有汉、壮、瑶、苗等42个民族,下辖1个瑶族自治县,5个瑶族乡,全市有 212 个少数民族行政村。其中汉、壮、瑶、苗等4个民族为贺州市世居民族,其他民族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或一九四九年前后、或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工作、结婚迁入,定居年代不长、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 宗教  2022年,贺州市有两个宗教团体,分别为贺州市佛教协会和贺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市佛教协会成立于2014年8月,第二届理事会设会长1名、常务副会长1名、副会长2名、秘书长1名,常务理事9人,理事15人,会长由释缘禅担任。贺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于2022年7月,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24名,设主席1名、副主席3名、秘书长1名。 语言  贺州民间各种称谓的方言土话有近三十种。它们分属中国十大汉语方言中的粤语、客家话、官话、湘语、闽语、土话等六大方言,此外还有一些土话系属待定;有壮语、勉语、标话等三种少数民族语言。 粤语。是贺州分布最广层次最多的汉语方言,本地话、土白话、六州声、钟山话、富川梧州话、铺门话、大乡话等次方言属粤语勾漏片(即汉藏语系-汉语族-粤语-勾漏片)。本地话、土白话分布在八步区、平桂区、昭平县等县区。六州声主要分布在八步区信都一带、铺门话分布在八步区南部以铺门为中心的信都平原、钟山话分布在以董家垌为中心的钟山县境内,梧州话分布在富川瑶族自治县中南部。阳山话,连滩话、街话也属于粤语,是从广东迁移而来的。阳山话主要分布在昭平县黄姚镇、樟木林镇和钟山县清塘镇。连滩话主要分布在昭平县黄姚镇阳朔行政村、春甫行政村、白山行政村、皇竹村客塘屯等村屯。街话又叫街声,主要分布在昭平县城、黄姚街市及周边的一些村庄。白话(属广府粤语),零星分布在钟山县羊头镇街上,清塘英家等地。 客家话。大批客家人进入贺州时间只有200年左右,贺州客家话根据来源地的不同,又分为五华声(或长乐音)、河婆声、河源声等数种。客家话在贺州各县区都有分布。客家话内部差别小,客家话在贺州是强势方言,一些非客家人也会讲客家话。 西南官话。在贺州又叫官话、桂林话、讲官、正字、贺街话。贺州的桂柳话居民分布在八步区、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等地。在没有推广普通话前,西南官话就是广西各民族的共同语,它对周边语言与方言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贺州特别是贺州北部,不少讲其他语言与方言的人也会讲桂柳话。钟山县部分原来讲壮话的居民、富川瑶族自治县部分原来讲都话或“梧州话”的居民改讲桂柳话。 都话。是七都话、八都话、九都话的统称,是一种混合型汉语方言,讲这种方言的居民多从湖南或江西迁入,也有不少为戍边官兵的后代。钟山县及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平地瑶民讲的“瑶家话、瑶话”也属这种混合型汉语方言。都话主要分布在贺州市区周边、钟山县两安瑶族乡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北部。 湖广话。族群大约于清康熙年间从湖南宜章等地迁来,在贺州有莲塘镇新莲行政村欧屋、大宁镇李屋、鹅塘镇盘谷行政村将军冲等几个方言孤岛。湖广话属土话。湖广话、鸬鹚话与都话一样也是混合型方言,属桂北平话,语言学界也有专家把桂湘粤边的土话称为五岭土话。 鸬鹚话。分布在贺州市近郊贺江南岸的厦良村委鸬鹚屋自然村。贺江边上的莲塘古柏村也有几户人家讲鸬鹚话。昭平县城上岸定居的船民,也有少量讲与鸬鹚话相近的方言。 霸佬话。属闽语,闽语溯江而来,只有八步区信都镇贺江边上的霸佬村讲霸佬话,是一个方言孤岛。昭平县樟木镇、钟山县两安瑶族乡也有一两个村子有60岁以上的老人讲闽语。 宝庆语,属湘语。宝庆话族群大约于明朝后期从湖南宝庆府(今邵阳一带)迁来,主要分布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钟山县花山瑶族乡。 耕兵话。是属粤语又有桂北土话一些特点的濒危方言,与另一种粤语阳山话相似度较大。只分布在昭平县樟木林镇九如村三花塘村和龙湾村。 贺州世居的少数民族语言有勉语、壮语、标话三种。 瑶语,又称勉语,“勉”是瑶语的汉译音字,意为“瑶语人”。瑶语属苗瑶语族瑶语支。贺州讲瑶语的人主要居住在大桂山与萌渚岭山上。 壮语,属于壮侗语族壮泰语支。分布在南乡、大宁、黄洞、鹅塘、沙田、清塘、黄姚、走马等乡镇,形成大大小小的壮语方言岛,其中最大的一片在八步区南乡镇。 标话,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台语族)侗水语支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主要分布在平桂区沙田镇桥头、大盘、桂山、芳林4个村委会的少数自然村。他们从怀集诗洞迁来才200多年。当地人称为“怀集声”或“怀集话”,他们在家讲标话,外出讲其他语言,作为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存在于贺州,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