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招商视频

科创之城 富乐之乡

地区
四川省 > 绵阳市 > 游仙区
浏览量
4
发布于
2024-07-23 10:10:37
区县介绍

绵阳市游仙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嘉陵江一级支流涪江东岸,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心区、绵阳市主城区,幅员面积1018平方公里,辖2个园区、3个街道(涪江、富乐、游仙)、8个镇(不含春雷街道、沉抗镇、松垭镇)、112个行政村,1328个村民小组;60个社区居委会,417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6.8万。 人文底蕴深厚。游仙是三国故地,古绵治所,据载自西魏至元代的700多年间,境内曾置有“魏城”和“盐泉”2个县级行政机构,后均并入绵州。东汉高士李意期仙游此地,后人修游仙观以作纪念,游仙由此得名。汉唐文化、两弹一星在这里交相辉映,科技新城、生态人文在融合中与时俱进。游仙境内有刘备踞蜀肇始地的富乐山,有唐代四大名楼之一、“手可摘星辰”的越王楼,还有全国唯一诗仙诗圣合祀的李杜祠。绵阳博物馆、绵阳科技馆在游仙赓续文脉,全国重点文物汉平阳府君阙、鱼泉寺、马鞍寺、碧水寺辉映历史绝响。游仙人杰地灵,古有针灸始祖涪翁在此悬壶济世、一代状元苏易简名动天下,今有邓稼先、于敏等“两弹元勋”“氢弹之父”为国铸剑,使中华民族精神永世长存、踵事增华。 区位优势明显。游仙地处成渝西“黄金三角”、成德绵发展轴,以及成绵乐、绵雅资遂发展环线,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结合部重要节点区域。北距西安600余公里,东距重庆300余公里,南距省会成都100余公里,高铁仅40分钟便可直达,距绵阳南郊机场仅9公里,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乌鲁木齐等 30多个城市。西成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铁路、宝成铁路穿境而过,辖区及周边正形成包括5条快速铁路、9条高速公路、9条快速通道、41个通航城市的进出境交通枢纽,城市公交覆盖全境。全区路网总里程2045.173公里,26.61公里的“芙蓉花溪”乡村旅游环线串联17个现代农业公园和景区景点。 科技资源富集。游仙境内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国家级科研院所3家,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绵阳城市学院等高等院校3所,院士28名。人才总量突破9万人,近三年引进培育国、省级人才计划人才105余名,拥有国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创业平台5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39家。截至2022年底,企业R&D研发投入达4.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2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市第一。 产业发展兴旺。游仙有适宜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近郊沿江区域约300平方公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耕地59.15万亩,其中可供连片开发的土地达38万亩以上,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十三五”以来,游仙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跨三个百亿台阶,从全省183个县(市、区)第68位升至第30位。现有规上工业企业140户,是四川省工业强县示范区、首批四川省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正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产业、先进材料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和“核技术应用产业、激光技术应用产业、航空与燃机产业”为主的“3+3”现代工业体系。现有规上服务业企业75家、限上商贸企业97家,2022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34.2%。农业基础稳固,“三品一标”总数达136个,是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和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区。 生态环境优美。游仙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全境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首批省级生态县,“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实现全覆盖培育。境内山环水绕,拥有涪江、芙蓉溪、魏城河等主要河流11条,小型水库100余座。全区水域总面积近7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达3亿立方米。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1.5%,森林覆盖率31.2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51平方米,乡镇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 民生改善有力。游仙教育资源全国一流,富乐基础教育声动巴蜀。着力实施精塑教育品牌、校园环境提质、优化师资配置三大行动,持续提升富乐教育品牌影响力,加快塑造其他优质学校品牌的美誉度,是全国百强中学绵阳中学、南山中学的主要优质生源地。辖区内有三甲医院4家、三级以上医院17家,距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绵阳中心医院仅一河之隔。辖区有免费开放的图书馆1家、文化馆1家、基层文化服务站24家。“9073”养老格局逐渐形成(“9073”是指家庭自我照顾养老占比9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占7%,机构养老占3%),以社区为中心搭建的群众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辖区已建成天覆盖,“平安游仙”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初具雏形。 202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82 亿元,公共财政收入16.8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54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7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4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