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市招商视频
玉见·征程
地区
浙江省 > 台州市 > 玉环市
浏览量
8次
发布于
2025-05-23 10:05:15
区县介绍

据考古发现的三合潭遗址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玉环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文明。   西周及春秋时期,属瓯越地。   战国时期,属楚地。三合潭出土的网坠、鱼刺、鱼钩等渔具(考证为战国时期渔具),反映县境在2400多年前即具有开发海洋的渔文化特点。   秦代今县境属闽中郡。   西汉初属东瓯王国。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王因闽越国围攻,乃举国迁徙,县境废墟。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县(包括今温州、台州和丽水地),隶属会稽郡,县境属回浦县地。   东汉建武6年,回浦县并入鄞县,县境属鄞县回浦乡。后析出回浦地,建章安县,县境为章安县东瓯乡。后又析出东瓯乡,建永宁县,隶属临海郡,县境为永宁县地。   三国时,属吴国,为临海郡永宁县地。   西晋时仍为临海郡永宁县地。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分临海地立永嘉郡;宁康二年(374年)分永宁地置乐成县,县境属乐成县。   南北朝时,仍隶属乐成县地。   隋朝文帝开皇12年,乐成县并入永嘉县,县境为永嘉县地。   唐朝武德5年析永嘉县置永宁、乐成两县,县境属乐成县地。其间析、废、置较多。会昌二年(842年)前,乐成县在县境置玉留镇。 五代时属吴越国,隶靖海军。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乐成县为乐清县。县境属乐清县。   北宋时,县境为温州府乐清县玉环乡之一部分,隶属两浙路应道军。南宋时改温州府为瑞安府,县境为瑞安府乐清县玉环乡。   元朝时仍为乐清县玉环乡地。   明朝初期仍为乐清县玉环乡。明洪武20年(1387年),因倭寇扰边,徙居民为内地,今楚门港(漩门港)以南玉环本岛等地全部被迁弃。成化12年(1476年),析乐清县山门、玉环两乡6都地隶太平县(今温岭市),属台州府(今台州市),县境港北地区归属太平县,港南地被游民私种。   清初,县境港北仍为太平县地,港南仍被游民私种。顺治18年(1661年),清政府下令撤边海30里,境民全被内迁。楚门半岛地区亦遭迁弃。境内塘塌地废,一片荒芜。清雍正5年,浙江巡抚李卫奏请展复玉环。钦准招徕沿海居民(大部分来自温州、台州两府沿海居民),报荒垦种,展复玉环,境业再衍。雍正6年(1728年),始建玉环厅,隶属温州府(今温州市)。至此,玉环始有独立行政建制。   民国元年(1912年),行道县制,玉环厅改为玉环县,属温处道(今温州市)。民国16年,废道县制,玉环县隶属省行政督察区管辖。玉环所属行政督查区屡有变更。民国37年(1948年),县境属浙江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7日,玉环解放。4月14日,建立中共玉环县委和玉环县民主政府。5月12日,玉环县民主政府改为玉环县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亦称玉环县,属浙江省温州专区(今温州市)。玉环县下辖5个区49个乡镇。 土地改革完成后,对区、乡、镇重新作调整。1952年1月15日,原三盘区重获解放,原乡、镇建制亦恢复。8月建陈屿区。10月三盘区分洞头、大门两个区。至年底,县辖7个区79个乡、镇。   1953年5月,洞头、大门两个区19个乡、镇析出,建立洞头县。   1956年2月,因农业合作化发展需要,区、乡、镇又作调整。建立3个直属镇,6个直属乡,2个区辖13个乡镇。   1958年7月,洞头县建制撤销,下辖11个乡、镇地重新归入玉环县。同年11月,全县以区为单位实现人民公社化,下辖生产大队(后又称管理区)。至年底,全县共6个人民公社,46个生产大队。   1959年4月,玉环县建制撤销。原洞头县地划归温州市,余皆并入温岭县(今温岭市)。   1962年4月,玉环县建制恢复(未包括原洞头县地)。其后区、公社均有撤、析、建变更。至1967年1月,全县共设置3个区、3个镇、26个人民公社(从原生产大队升格为人民公社)。   1980年1月,县属环山镇改名城关镇。   1983年9月至1984年4月,全县恢复乡人民政府建制。至1986年,全县共设置4个区,22个乡,7个镇。   1991年3月11日,从楚门区析出外塘乡、凡塘乡、芳杜乡、清港镇,建置清港区。   1992年4月至5月,全面开展“撤区、扩镇、并乡”工作,撤掉5个区、30个乡镇,并为8镇4乡。它们是:城关镇、楚门镇、清港镇、干江镇、坎门镇、陈屿镇、鲜叠镇、沙门镇、龙溪乡、鸡山乡、芦浦乡、海山乡。1994年9月,撤芦浦乡建芦浦镇。   1993年11月6日,省政府批准设立浙江省玉环大麦屿经济开发区。1994年7月13日,大麦屿经济开发区与陈屿镇合署办公。   2000年6月30日,撤销城关镇、坎门镇、陈屿镇建制,建立玉环县珠港镇(含城关办事处、坎门办事处、陈屿办事处等三个办事处)。   2001年11月,撤销鲜叠镇,辖区拼入珠港镇陈屿办事处,至此,全县设珠港、楚门、清港、芦浦、干江、沙门6镇和龙溪、鸡山、海山3乡。      2005年,玉环大麦屿经济开发区更名为玉环经济开发区。2009年8月,撤销珠港镇及其下设办事处,建立玉城、坎门、大麦屿3个街道。2010年7月,玉环经济开发区从大麦屿整合到漩门二期围垦区。2011年1月,漩门三期围垦区纳入玉环经济开发区。2013年10月,龙溪撤乡建镇。全县设玉城、坎门、大麦屿3街道,楚门、清港、芦浦、干江、沙门、龙溪6镇和鸡山、海山2乡。2016年年底,全县户籍人口总数43.18万人。      2017年4月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玉环市。5月13日,改称玉环市,并举行撤县设市大会。

玉环市隶属浙江省台州市,是全国14个海岛县(市)之一。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东经121°、北纬28°。玉环市域总面积227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78平方公里,海域1901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6镇2乡。截至2022年底,全市总人口43.73万人。2022年,全市户籍人均生产总值为167308元,比上年增长2.5%,按2022年美元对人民币的平均汇率6.7261折算,人均生产总值约合24874美元。全市常住人均生产总值为112554元,比上年增长1.9%。多年来,我市围绕打造“工业强市”目标,形成了汽摩配、阀门水暖、家具、眼镜配件、药械包装、机床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拥有中国阀门之都、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新古典家具精品生产(采购)基地、中国欧式古典家具生产基地等10大国字号区域品牌。浙江省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彻底结束玉环市域不通高速的历史。高速通车后,玉环到台州市和路桥机场约40分钟,到温州市和温州龙湾机场约50分钟,到宁波和宁波国际机场约2个多小时,到杭州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约3个多小时;到雁荡山火车站约25分钟,到乐清、温岭火车站约40分钟,到温州火车站约50分钟。区位交通状况将得到质的提升,经济社会将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大麦屿港在浙江港口发展战略规划中被定位为对台贸易港。港口可用岸线32公里,水域宽度4.5公里,港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港区内可建1--5万吨级码头泊位30多个,10万吨级码头泊位20多个,5万吨级船舶自由进出,10万吨级船舶可候潮通行,是中国沿海八大天然避风锚地之一。目前,大麦屿港已开辟大麦屿至营口、青岛与福州、泉州与广州、天津与福州、黄埔、丹东、宁波和台湾基隆8条集装箱航线。有着得天独厚的海运优势。玉环岛古称地胏山、榴屿、玉瑠山,为避五代吴越王钱镠讳,据“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景象改名玉环。市以岛而得名。   玉环市位于东经121°05′38″~121°32′29″,北纬28°01′32″~28°19′24″。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台州市东南端,东濒东海,南濒洞头洋与温州市洞头县相连,西、西北隔乐清湾与温州市乐清市相望,北、东北与温岭市接壤。人民政府驻玉城街道东城路6号,电话区号0576,邮政编码317600,距台州市区75千米。   玉环市域总面积227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78平方公里,海域1901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6镇2乡。  地处华南褶皱系华夏褶皱带泰顺——温州断坳区,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平原相间,山丘面积248平方千米。地形分为海岛丘陵、滩涂冲积小平原。境内岛屿林立,海礁棋布,全境由楚门——玉环半岛及鸡山、披山、洋屿、大鹿、茅埏、横床等55个岛屿组成。玉环本岛面积170平方千米,是浙江省第二大岛。全市最高峰位于楚门半岛北部清港镇的大雷山,系北雁荡山余脉,海拔443米,最低点位于大麦屿街道大岩头前沿水域-104米。   五级河道有玉环湖、九眼塘河、芳清河、楚门河、龙溪河、桐丽河、干江河、青沙河、庆澜河、普竹河、玉坎河等11条,总长81千米。河流总长度765千米,河网密度6.2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9230万立方米,年排涝量2021万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5258万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玉环湖,从泗头闸至漩门大坝,流经清港、楚门、芦浦3镇,长22千米,流域面积170平方千米。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建筑石料、石英、高岭土等。披山洋处于台湾暖流、浙江沿岸流、大陆径流三大水系交汇区,水温适宜,水生生物丰富多样,是鱼、虾、蟹等水产种质资源地,蕴藏着各种鱼类、贝类、水母类等水产品400余种,为省级大黄鱼、梭子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市海岸线长298千米,绵长曲折,港湾众多,支流小港遍布全市沿海乡村。市境西南的大麦屿港位于温州瓯江口外、乐清湾内,为国家对外开放港区,是全国沿海八大避风锚地之一,可建港口岸线45千米。市境东南的坎门渔港为国家一级渔港,是辽、鲁、江、浙、沪、闽、台等地渔民销售、避风、补给的大型基地和停靠的主要港口。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兼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7.1℃,1月平均气温7.2℃,极端最低气温-4.5℃;7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34.9℃。最低月均气温1.7℃,最高月均气温31.4℃。平均气温年较差19.9℃,最大日较差17.3℃。无霜期年平均302天,最长达322天,最短为28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50.5小时。0℃以上持续期361天。年平均降水量1350.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4天,最多达186天,最少为122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844.8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859.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3~9月,6月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