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党政机关所在地,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所在地,行政区域面积872平方公里,辖4个镇、5个街道和1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2022年末户籍总人口89.032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67‰;耕地面积1.7386万公顷,林地面积4.3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39 %。有邕江航道、湘桂铁路、南(宁)广(州)铁路、南(宁)钦(州)铁路、贵(阳)南(宁)铁路、泉(州)南(宁)高速公路、桂(林)钦(州)高速公路、南宁外环高速公路过境,有南宁东、伶俐、长塘互通3个高速公路出入口,以及南宁东站、凤岭客运站、埌东汽车站。 近年来,青秀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集聚效应明显,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广西各县区前列,连续三年获“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城区”,在2022年全国赛迪百强区中位列第44名,是广西唯一一个在国务院大督查及专项督查中予以“免督查”的县(区)。获“全国围棋之乡”称号、自治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区、自治区级体教融合示范县(区)等称号,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是广西唯一入选城区。成功进入2022年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申报单位储备库。东盟文化和旅游片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内街文化创意园获评广西旅游休闲街区。青秀区政务服务中心获评“广西政务服务标杆大厅”。那平江(蓉茉社区段)和黄茅坪水库入选2022年度广西美丽幸福河湖。青秀区伶俐镇王京村、刘圩镇谭村、刘圩镇刘圩村获评第三十一批南宁市文明村镇(根据市文件要求继续推荐三十一批南宁市文明村镇)。青秀区凤岭北社区获全市唯一“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荣誉称号。青秀区南湖街道获评第五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青秀区卫健局荣获全市唯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70周年先进集体”称号,获评全市唯一的“自治区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推进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旅游景区(点)主要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家(青秀山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8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会展·东博文化旅游区、广西科技馆、南宁市凤岭儿童公园、南宁市民歌湖景区、南宁金花茶公园、南宁花雨湖生态休闲旅游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家(南宁金湖地王云顶观光旅游景区、卡拉奇遇工业旅游景区、南宁289上海天地、南宁孔庙博物馆)。矿产资源主要有页岩、重晶石、石英砂、灰岩、砖瓦用黏土、煤矿等。地方特产主要有富硒米、花生、甘蔗、竹笋、火龙果、香芋、甜瓜、龙眼等。
2022年青秀区地区生产总值132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第一产业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3.50亿元,增长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7.2%);第三产业增加值1184.12亿元,增长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06元,增长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921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93元,增长7.3%。财政收入134.58亿元,下降28.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43亿元,下降21.7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70亿元,增长73.3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1亿元,其中农业17.00亿元、林业3.36亿元、牧业12.94亿元、渔业1.4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7.01亿元。工业总产值下降26.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下降2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9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8.65亿元,下降1.4%。区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133亿元,商务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038万美元。接待游客3478.79万人次,增长-14.8%;旅游消费365.83亿元,增长-18.4%。青秀区图书馆馆藏图书58万册次(其中纸质图书超21万册、报刊200余种,电子图书37万册、电子报刊2000多种,3万集视频、20万套考试题库等),文献借阅约4万册次,线上图书资源浏览量约3万次,打造了2个城市共享分馆。开展系列阅读活动155场次,接待读者1.86万人次,受众1.65万人次。开展社区公益电影放映852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66场次。壮族芭蕉香火龙舞、斑山庙会、军山庙会、那僚庙会、壮族斗竹马、壮族麒麟舞、青秀山传说故事7个项目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鸡茸燕制作技艺”“茶艺”2个项目列入南宁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城区共有市级传承人6人(年内,没有列入市级、自治区级传承人)。开展文体活动804场,惠及群众5万人次。主办、承办老年体育赛事活动261场。开展“魅力青秀”文化艺术节暨第十三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其中大型管弦乐《红水河之春》在第十届全区基层文艺汇演获器乐类二等奖。扶持业余文艺团队15支。有医疗机构897个(含自治区直及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37万人,医疗床位1.66万张。发放城乡低保金16万人次、5696.45万元。发放高龄津贴7.65万人、2041.48万元。发放义务兵优待金1871人次、2170余万元。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位于青秀区五合片区,园区占地总面积约319.57亩,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含地下室)约42.32万㎡。其中一期工程项目占地158亩,总建筑面积(含地下室)约20万㎡。产业园一期重点建设“一园六中心一基地”,汇集密码科技创新、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立足广西、辐射西南中南、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标志性项目,争创“中国信创第一园”。产业园一期目前已建成面积合计约17.52万㎡,实现16栋单体建筑交付,2022年6月30日已开园。产业园导入以华为鲲鹏生态、中国电子PKS体系、中国电科生态国内主流的三大信创体系,依托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共同构建起信创全产业新生态。截至目前,签约入园企业累计 33 家,其中,信创类企业 31家,涵盖智能制造、操作系统、集成商、数据库、中间件、网络安全、办公软件、OFD等领域。在未来将形成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发展,预计至2025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将超过150家,带动投资超过70亿元,直接营收贡献将超过300亿元,引进和孵化上市公司超3家,力争打造“广西最大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