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中招在县 · 区县介绍 |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安全小贴士: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押金、服装费、报名费、充值卡等)均有诈骗嫌疑,请提高警惕。
详细描述
标题: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中下游,东接民和县,西连平安区,南临化隆县,北与互助县毗邻,东西宽64公里,南北长76公里,区域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6万亩。全区海拔1850米至448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为6.9℃,年平均降雨量为335.4毫米,无霜期144天。全区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1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8.66万人,是一个汉、藏、蒙、回、土等多民族聚居地区。
乐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根据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证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秦汉以前,乐都属羌戎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进入湟水流域,乐都地区归入汉朝版图。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破羌县,属金城郡。南北朝时南凉主立国,定都乐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乐都郡为鄯州,移西都县于乐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县为湟水县,隶属鄯州(沿今乐都)。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置鄯州都督府,督领鄯、河、兰、廓四州军政事务。开元二年(714年),唐置陇右节度使于鄯州,辖治陇右12州,使乐都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宋时称邈川、湟州、乐州。元时,乐都属西宁州。明代先后设碾北卫、西宁卫碾伯右千户所,清雍正三年改为碾伯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改碾伯县为乐都县,沿用至今。201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青海省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撤销乐都县设立乐都区,海东市行政中心设在乐都区,现隶属于海东市。
乐都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自然景观众多。现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6处。距城区20公里的瞿昙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西北地区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宫廷式建筑群。柳湾原始社会墓地遗址,是考古界享有盛誉的一颗明珠,名扬国内外,汉“三老赵椽碑”、南凉故都遗址、西来寺、关帝牌坊等都是闻名省内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境内还有古木参天、峰崖奇秀的水峡、仓家峡、杨宗林和充满神话色彩的老鸦峡鲁班亭等名胜古迹。乐都传统文化的多元内涵,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道光年间,由庙会而衍生的瞿昙寺花儿会,以其独特的演唱形式一直传承至今,经久不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七里店“黄河灯”会全名为“九曲黄河灯阵”,是依据《封神演义》中的黄河阵演绎而成,是本地区久负胜名的民间艺术奇葩;“南山射箭、北山赛马”充分表达了群众丰收后的喜悦之情;高庙亭子、高跷、碾伯“竹马子”以及皮影戏等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2021年,乐都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逆势中稳健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26亿元,同比增长7%;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05亿元,同比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874元,同比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69元,同比增长10.1%。
联系人